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本课题的研究,适切地区发展的要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一个迈向“中等发达新江苏”的美好蓝图,昆山再一次成为先行先试的地区。《苏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苏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作为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求高级各类学校创建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就发表了题为《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这个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该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省委办公厅、省政办公厅苏教办〔2009〕24号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大部分教育效果的达成,依靠老师和家长的威压,而不是依靠学生生动、主动、能动地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本质属性是以人为本,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自我发展可能,推动人的自我发展、生动发展。因此,开展底色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探索个体发展要素构成和培养机制,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践行新课改精神的迫切要求。
“底色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第一个立足点是“快乐”。我们设想,底色课程是“套餐式课程”,从身体素质到学科学习,从道德素养到技能培养,从基本规范到精神成长,有足够的课程内容供学生尝试、选择;每个孩子既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同时又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全面的基础。底色课程充分体现“全面”的特点,切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唤醒儿童的独特潜质,保证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足够多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2.本课题的研究,适切新课改的形势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课程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的眼光,普遍聚焦在所谓“主科”的教学和考核上,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异化为“主科”课程的学习,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高耗低效,扼杀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随意性大。目前,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名义上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实际上并非立足学生的发展,而是追逐社会热点,异变为学科课程的掩护和可有可无的点缀;名义上打造特色,实际上缺乏相应的实施动因考量和目标体系,异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拔尖教育,不能惠及全体学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随意性大,项目走马灯似的不断改换,缺少延续性、严肃性。
三是课程的实施延续被动接受式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没有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快乐发展,而是延续了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课程缺少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功能,反而异化为学生新的负担。
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多元化,亟待学校兴办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底色课程”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第二个立足点是“现代教育”。通过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研究现代人的素养结构和培养途径,构建现代课程体系,探索高效的实施路径,让学生获得快乐发展的体验、打下主动发展的基础。
3.本课题的研究,适切我校的发展需要
我校是一所创建于世纪之交、2001年秋季正式招生的九年一贯、全寄宿制国有民营学校,2011年1月正式转为公办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2002年秋季开始实施新教育实验,成为全国首家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通过全体玉峰人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成果不断出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先后荣获多项先进称号,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对学校进行过全方位的报道。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探索永无止境。十年后的今天,时代有了新呼唤,教育有了新形势,社会有了新期待;站到十年新起点的玉峰理应勾画新蓝图,开创新业绩,获得新发展。2012上半年起,我校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初步确立了“活力玉峰”的办学追求。志在通过激发全体师生无尽的活力,打造充满激情、充满魅力、不停追求的活力教师;打造善于学习、善于交往、德才兼备的活力学生;打造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不断创新的活力课程;打造日新月异、影响广泛、不断向上的活力校园;打造联系紧密、携手发展、价值共享的活力共同体。
从小学算起,截止高中毕业,学生上12年学,一半是小学。儿童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是其一生发展的“底色”和基础。
我校目前69名教师,其中的49人原本是昆山乃至省内外各学科的一流教师;我校近两年新招聘20名青年教师,未来四年学校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在小学36个班的规模完全形成时,青年教师至少占比50%。如何将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好,显得迫在眉睫。
基于上述考量,我校决定首先从课程建设入手,开展校本实践研究,促进师生加快发展,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新跨越。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校本课程设计和相应的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一直代表着课程研究和课程开发的主流传统,体现着课程的主流价值观,学校在课程开发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我国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课程建设研究出现两个新方向,一是从“增量”的研究走向“增质”的研究;二是从“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理解”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实质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国家课程的培养目标,也需要通过学校课程建设得以实现和补充。校本课程开发,能更好地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的需要,真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体现学校的办学追求。本课题的研究,是课程建设的校本实践研究,也是我校落实新课改精神十年探索基础上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化。
区别:本课题研究,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两项内容,着眼课程要素与学生发展效度的关联性,着重探索课程开发机制与管理策略,着力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提高课程实施水平,逐步使我校课程结构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精品化、综合化、动态化,促进办学模式的彻底转型,探索兴办现代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学校应该提供足够丰富的课程,唤醒儿童的独特智能,让儿童体验到成功。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4.布鲁纳的动机和结构原则
布鲁纳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他认为动机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教师要充分注意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它们比“奖赏”、“竞争”等外在动机更重要。 “好奇心”、“好胜心”、“互惠性”都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时间会更长、效果会更好的内在动机,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他还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布鲁纳还认为,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地发现知识,独立前进。
四、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底色课程
指学校所有课程的总和,含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全部校本课程。
“底色课程”秉承“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全面深入践行素质教育,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效度,重构考核评价体系,让儿童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不仅积累一定的学科素养、精神素养和身体素养,更对学习活动充满兴趣与渴望,享受学习,学会学习,从而唤醒独特智能,形成核心发展力,为终身发展充分打好底色。因此,“底色课程”的特征有三点:一是体系完善;二是实施高效;三是立足打造儿童终身发展力。
2.校本实践研究
遵照国家课程方案,遵循教育科学基本规律,结合地区发展要求,切合学校实际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动态管理”,构建更为丰富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实施效度,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优质发展。因此,校本实践研究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它是一种行动研究:边行动,边发现,边研究,边调整,边完善,边推广;二、它始终以“关注儿童、服务儿童”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着力推动儿童主动发展、快乐发展。
“底色课程”的校本研究,意在明确学生素养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四个着力”:做实学科课程,做足校本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形成特色课程;推动“三个转向”: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课程”,从关注“智力发育”转向关注“精神身体双发育”,从关注“成绩优秀”转向关注“成长优秀”;积淀“三种素养”:学科素养、精神素养、身体素养;形成“一个能力”:自我发展力;实现“两个带动”:带动学校和教师加快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底色课程”校本研究,构建明确的培养目标体系和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具体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找到高效的课程实施策略,重构科学的评价体系,做实学科课程,做足校本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形成特色课程,推动学校课程建设良性发展。让儿童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积累一定的学科素养、精神素养和身体素养,掌握一定的手艺、体艺、文艺、才艺,形成自我发展力,实现全面发展、生动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为终身发展充分打下底色。推动教育理念更新,从关注“课堂”转向关注“课程”,从关注“智力发育”转向关注“精神身体双发育”,从关注“成绩优秀”转向关注“成长优秀”,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践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2.本课题研究的分项目标
一是确立学生素养培养体系;二是构建完备的校本课程体系;三是完善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方案;四是明确校本课程分项培养目标;五是制定全新教学评价机制;六是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动态管理机制。
3.研究重点
⑴现代化背景下,儿童应当具备怎样的素养体系?要求构建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⑵校本课程动态开发,有哪些原则和途径?
⑶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如何实现相辅相成、有效互补?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成长底色”要素分析及“上色策略”研究
包含:现代人素养体系的研究。小学生现代素养培养目标的研究。小学生现代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课程建设与学生成长效度关联性的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机制的研究。
2.底色课程体系架构和实施策略研究
包含底色课程构成体系研究。底色课程目标序列化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研究。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附1,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底色课程”体系架构设想图
一学年来,学校教科研工作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切实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市教科所的指导下,依靠全体教师,开展以课题研究和理论学习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的教育科研活动,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理论的学习与培训
1.苦练内功。教科室每月收集整理下发有关教科信息,集中进行学习、研讨、交流,鼓励教师广泛阅览。通过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2.做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开学初,邀请了教科室周强主任、高子阳老师对教师进行了二天的培训。
二、重视实验的探索与研究
1.进一步开展学生的读书活动。一是我们认真开展了玉峰学校第九届“读书月”活动。开展了“图书漂流、大声读书、写读后感、学生诵读比赛及爱心图书捐赠”等活动,评选了一批读书小明星;二是继续加强学生每天半小时的读书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晚上5:30-6:00这一读书时间,切实做好学生的读书指导工作,对每一年级段有一定的要求,包括看什么样的书,怎样看?校行政加强查检督促,保证读书时间的充分利用;三是出好一期读书活动橱窗布置。
2.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上课活动。一是陆娴老师参加省课题研讨活动获二等奖;二是王誉芳老师参加在吴江举行的全国陶研会活动获一等奖;三是承办省“同课异构”研讨活动,苏培凤、林于清、邓超、陆瑜兰等四位老师上展示课获好评。
二、其他工作
1.开展学生的随笔选评比。九月份,我们开展了学生随笔选评比活动,共收到学生随笔选近四百多本,我们组织部分实验组人员进行统一评定,其中特等奖20名、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三等奖若干名。对于获奖的学生我们进行了表彰奖励,为下一次的评比作好准备。
2.开展学生的硬笔书法比赛。十月份,我们开展了全校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共收到学生书法作品300多幅,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其中一百多幅作品送江苏省评比,具体获奖情况到下月公布。
3.积极参加昆山市及教科片上的科研活动。在市片二级的教科研活动中,我们学校十分珍惜每一次活动的机会,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在多次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5.论文发表及获奖喜获丰收。一学年来,仅小学部老师在苏州市级以上的杂志上发表论文42篇,获奖58篇。
6.《玉峰》第十期校刊在市评比中获特等奖。
201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