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玉峰学校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大课间活动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9-03浏览次数:1019

一、指导思想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了切实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享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享受健康生活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体质,帮助学生塑良好体形,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自信、勇敢的心理素质。根据学校现有的器材、场地资源,组织学生分年级段、按内容进行大课间的身体练习。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身体锻炼形式。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组织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好,高质量、有效的进行,学校在时间和活动计划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校长亲手抓,各科室积极配合,由正、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具体实施负责,任课老师协助管理,共同组织管理好大课间活动,做到齐抓共管,层层负责,切实切实开展好大课间活动。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周惠琴
副组长:苏培凤  卢安东   费秋林    张英
2.体育运动技巧指导和运动安全指导组:
组长:徐阿明
组员:
一年级:张  兰   二年级:徐阿明     三年级:杨薇薇
四年级:姜艳华   五年级:姜艳华     六年级:张  英
3.各班配备教师:
一1顾清清   曹莉莉  一2陆金月   李俊新      一3丁月华   何 萍
一4窦嘉萍   朱  晔  一5杨晓珠   马  荣     一6郭梅红   丁叶丽
二1潘  艳   汪徐芳  二2赵黎娟   徐阿明      二3陆瑜兰   李 珺     
三1杨薇薇   林于清  三2张  艺   严冬妹     三3韩  梅   郭学勤
四1蔡勤燕   胡雪芳  四2沈  舒   陆文龙     四3孙海霞   杨晓玲
五1蒋丽萍   于 玲  五2陈淼雯   周 峰     五3汤  钧   程远平
六1张 英   石启海  六2徐美芳   陆 娴     六3王誉芳   翟英姿
   4.活动组织和安全看护:各班正、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5.活动安全检查:
一年级:卢安东    二年级:费秋林     三年级:张建其 
四年级:苏培凤    五、六年级:周惠琴
三、活动目标
1、开展大课间活动,合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在实处。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四、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全员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3、安全第一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行政值日、班主任、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4.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5.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的场地和器材情况,在高年级设置了竹竿舞,在中年级设置了抖空竹等民间项目。
五、健全机制
1.大课间活动要有有序开展,安全第一。正副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教师参与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辅导、帮助和督促学生参与活动。   
2.学生身着运动服、运动鞋参与大课间活动,不能携带坚硬,尖锐的等危险物品参与活动。
3.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4.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5.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6.各班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开展活动,不得擅自变动活动内容和延迟活动时间。
7.大课间活动如有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
8.大课间活动所需器材由学校提供,做到学校器材用好用足。另外提倡学生自备绳、毽。
9.行政值日人员和活动安全检查人员认真巡视、协调管理,如有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
六、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室外)
我校大课间活动每周安排四次(周一、周三、周四、周五,周二是集体升旗仪式),每次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早上8:30-9:00)。采用分年级—分项目—集中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趣味练习。                            
1、大课间流程(室外)
第一阶段(跑向操场):
8:30分各班在班级走廊集队,并按规定路线到达跑步场地进行跑步。在集队的同时各班派两位学生到体育器材室领取活动器材(一般情况让不能参与跑的特质学生去或是体育委员去)。
第二阶段(畅享运动):
各班跑完步后由正副班主任将学生带到指定场地进行活动,正副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活动,并负责好学生的活动安全。
第三阶段(塑造形体):
听到集合信号后,体育委员负责收好活动器材,正副班主任带领学生慢跑到达做操场地,进行做操。
第四阶段(安全回归): 时间:5分钟
做完集体操之后,各班快速安全的集合成两路纵队,按指定路线,伴随音乐有次序、整齐的退场。
2、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跑向操场(集队与跑步安排)   时间 :5分钟
(1).一年级从六号楼一(5)班教室前集队,绕七彩园慢跑一圈,然后从看台中间入口进入田径场。
(2).二、三、四年级从六号楼东楼梯下,从双杠活动场地边入口进田径场,绕田径场跑一圈。
(3).五、六年级从五六号楼的中间楼梯下,绕篮球场外沥青路跑两圈后从双杠活动场地边入口进入田径场绿色胶地活动。
第二阶段:体验欢乐(分项活动)        时间:15分钟
全校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每个年级段一个学期内主要活动两个项目,并按年级来分别学习,十一月进行换项。每个项目有两个月的学习和活动时间。体育老师进行年级的流动指导,正副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并要动员学生把这两个项目学好、练好。
(1).低年级:一年级绳、毽、二年级羊角球,两个月后交换。
(2).中年级:三年级篮球、四年级抖空竹,两个月后交换。
(3).高年级:五年级跳竹杆、六年级花样跳长绳,两个月后交换。
第三阶段:塑造形体(做操)             时间:5分钟
各班听到信号后快速安全的集合成两路纵队,按指定路线到达指定场地听音乐完成武术操。正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操
第四阶段(安全回归): 时间:5分钟
做完集体操之后,各班快速安全的集合成两路纵队,按指定路线,伴随音乐有次序、整齐的退场。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跟随班级一起回教室
 
七.场地示意图
活动场地示意图:

                 六年级活动场地         五年级活动场地
    
一年级活动场地              二年级活动场地
 
四年级活动
场地
 

 
 
 
 
 
 
 
 
 
 

广播操场地示意图

六(3)
六(2)
六(1)
五(3)
五(2)
五(1)
四(3)
四(2)
四(1)
三(3)
三(2)
三(1)
二(3)
 

 
 
 
 
 
 
 
 

             
           一(4)              二(2)
                                   一(3)              二(1)
                                   一(2)              一(6)
                                   一(1)              一(5)
 
 
 
八.大课间室内活动流程
      为了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充分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我校针对雨天和不宜室外活动的情况,并结合学校现有的设施和器材,在确保学生运动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学生在室内的体育活动。体育组协助杨薇薇老师针对室内活动创编了两套室内健身操(室内健身操和形体操)。
第一阶段:活力校园     时间5分钟
正副班主任组织学生安全快速桌椅整理,让学生有次序利用课桌间的教室内的空余场地和教室外的走廊排队。正副班主任一里一外和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和视频进行健身操的练习。
第二阶段:快乐校园     时间20分钟
在作完健身操之后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和身体小练习。(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室内活动安排表)
第三阶段:形体塑造     时间5分钟
游戏和身体小练习结束后,正副班主任组织学生安全快速桌椅整理和收拾器材,让学生有次序利用课桌间的教室内的空余场地和教室外的走廊排队。正副班主任一里一外和学生一起跟随音乐和视频进行形体操的练习。并安排学生归还器材。
 
 
 
 
 
注:请各班主任通知学生每人自备一绳一毽。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