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廉政(党课)教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8-24浏览次数:1170

廉政党课学习材料:
知廉、行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党支部           2012.8.23
 
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要给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今天,我就借着这个机会,谈一谈对廉洁从政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如何认识廉洁、廉政、廉教
廉洁,即清廉,洁净。廉政,即廉洁从政。作为一个公民,要廉洁;作为一个公务员,要廉政;作为一名教师,要廉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道理。那么,寻根究底,为什么要廉洁、要廉政、要廉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廉洁,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吸引无数志士仁人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洪流,除了党的先进性这个根本原因外,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特质也是重要因素。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作人员,贪污公款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1941年,身上负伤90多处、曾经受到毛泽东同志亲自关怀的老战士肖玉璧,在任陕甘宁边区清涧县张家畔税务所主任期间贪污公款3000元,被边区政府依法判处死刑。他不服,向毛泽东同志写信求情,毛泽东同志明确表态:“完全拥护法院判决。”1942年1月5日的《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称:“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璧’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把惩治腐败作为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前提。在50年代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处决了大贪污犯张青山、刘子善,对一些萌生特权思想的高级领导干部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对此,因痛恨国民党腐败而毅然起义的陶峙岳将军感叹地说:“有了这一手,共产党一定万岁!”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党把反对腐败作为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政治保障。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恢复重建后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首任第一书记陈云同志作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从党的历史可以看出,“崇尚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周期律看,“廉兴腐败”,历来如此。这不是夸大“廉洁”的作用,而是完全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一伟大论断。从腐败的特性看,人民群众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所以,对一个政权、一个政党来说,尽管其先进与否有很多评价标准,但是老百姓往往把它简化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那就是这个政权或者政党是“廉洁”还是“腐败”。“廉洁”了,就说明你与老百姓是心连心的,那么,即便你是一个刚刚萌发的新生力量,老百姓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你;“腐败”了,就说明你与老百姓的利益是背道而驰的,那么,即便你正处于鼎盛时期,老百姓也会置生死于不顾而反对你。在和平建设年代,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的执政地位造成严重损害,那么,腐败就是突出的一个。这也是我们党始终高举反腐败大旗的重要原因。
(二)廉洁,是做人的道德基准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传统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廉洁”的思想源远流长,古圣先贤把“廉洁”作为立身、安家、存国的根本。孔子在《论语尧曰》中提出了“欲而不贪”的思想。山东曲阜孔府前上房对面的照壁上,专门彩绘一只名叫“貚”的怪兽,它专食钱财,连天上八仙的宝贝都吞下了仍不满足,还想吞食太阳。孔子后人用这种方式宣扬“欲而不贪”的思想,告诫后世子孙不要贪得无厌。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的道德观,《管子国颂》中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到了宋代,“四维”逐步演化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四维”,还是“八德”,“廉”都占据重要一席。《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这里所称“立人之大节”,就是我们常说的“立身之本”,也就是做人的底线。为什么把“廉”视为做人的底线呢?因为“不廉则无所不取”。就是说人一旦有了贪念,就利欲熏心、道德沦丧,什么都敢收、什么都敢要、什么都敢拿、什么逾规越矩的事情都敢做、对什么人都斤斤计较,这样的人最终会众叛亲离、自取祸乱。西晋石崇,靠杀人越货、卖官鬻爵发迹,夸富斗豪,不可一世,最终为人所妒,身死家灭。清代和珅,雁过拔毛,富可敌国,煊赫一时,最终落得个“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下场!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出身农家,父亲早亡,靠小脚母亲含辛茹苦拉扯成人,晋身高位后,对情妇一掷千金,对八十岁老母却一年难得见上一面,临刑前才想到“对不起母亲”。还有一些贪官夫妻、父子,出事前你唱我和、配合默契,出事后你推我让、互相倾轧,让人慨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与此相反,能够抵挡住诱惑、不贪不占的人,往往也是品行高洁的人。孔子“不饮盗泉之水”,子罕“以不贪为宝”,岳飞坦言“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于谦“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等,这都是很好的例证。一代清官包拯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河北第一秘”李真伏法后,母亲和儿子带着他的骨灰到张家口老家,居然无处可以归葬。贪腐之人,生前遭人唾骂,死后无处安魂,道德之卑下,人心之鄙视,可见一斑。人做到这个份上,也是贪官的悲哀!明朝袁崇焕曾有一联:“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廉洁”,就是一个“好样”的“言行”,是应该作为家风世代相传的!
(三)廉洁,是做事的行为准则
    作为一个人,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中很多原则需要遵循,“廉洁”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一个。做事,最讲究公正,而廉洁是公正的前提。林则徐有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包拯为何能够做到让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那是因为“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对于那些走后门、拉关系的,他不仅不予通融,而且要板子加身。为什么有的人做起事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常常是因为“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理不直、气不壮。因此,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单位,无论是大事小事、公事私事,注重名节、清白自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戒除贪念,才能做到无畏无惧、无私无邪,为公平做事打下基础。做事,还要讲究诚信,而廉洁是诚信的保证。人无信不立、无廉不行。“诚”是指内在的品质信念,正所谓内诚于心;“信”是讲信用,言行一致。“诚”、 “信”合起来使用就是“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就是要:说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要做到诚信,首先要戒除贪念。当一个人心无贪念时,就会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赢得别人的信任;而当一个人贪图蝇头小利时,就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趁虚而入、收买利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贪婪嗜财的人,总是蝇营狗苟、急功近利,让人很难信任、很难与之合作共事;而洁身自好的人,光明磊落,不贪不占,办事让人放心、合作让人交心、共事让人舒心。做事,要求明智,而廉洁的人往往不是糊涂人。清末周凤楞写有一副对联:“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一个人,要是在钱财的问题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就算做到了“大事不糊涂”。这样的人,就是值得信赖的并与之打交道的人,甚至是可以托付大事、委以重任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在钱财的问题上稀里糊涂,经不起诱惑,犯低级错误,见利忘义、因小失大,在其他事情上就不见得会是个明白人。
(四)廉洁,是为官为师的基本要求
官员,是公务人员,所为乃“公家之事”。“清正廉洁”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官声的主要标准。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个叫子罕的人。他担任宋国的司空一职,专门掌管建筑、车马、器械制造等事务。有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纳,这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就说:我让玉匠看了,这是珍宝。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子罕把“不贪”看作为官者须臾不可弃离的至宝。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清官”情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最能干的官员,而是最清廉的官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官员手中掌握着权力,权力决定着老百姓的命运,又总是受到金钱的诱惑,只有清廉的官员,才会不为金钱的诱惑所动,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一视同仁地对待老百姓。对于为官者来说,职务代表着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就是“做事”。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有过著名的“周期律”对话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曾经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征召,但是在1949年开国大典后,在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专门发表了《为参加行政工作一封公开信》,对自己为什么愿做新中国的官进行了说明:“35年来给我官不做的我,现在为什么做起来呢?这点愿向诸位说明一下: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黄炎培先生一语破的:人民的官员是做事,不是做官,做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做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是为“做官”还是为“做事”,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老百姓最清楚,也会作出客观的评判。为做事而做官的人,会被人民所尊敬,而那些做官却不做事者,只会遭到老百姓的唾骂。公职人员行使权力,靠的是职务的影响力和非职务的影响力。在多数情况下,非职务的影响力更持久、行政效果更好。古代有名的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走到今天的岗位,很不容易,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选择了做官,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付出,不能盲目攀比,在利益面前应有一颗平常心、守住廉洁关。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我们提倡“德才兼备,以德为主;才廉并重,以廉为先”,就是考虑到“廉洁”在官品中的重要位置。
教师职业是神圣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我们是学生的楷模,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廉洁从教;二是正确引导学生的廉政观。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特点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诗意。这是对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做一名光荣的教师必须要清廉,要以“廉洁奉献”的红烛精神教书育人,忠于职守,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在辛勤耕耘中实现一名教师的人生价值。
二、怎样才能做到廉洁从教
这是一个永恒话题,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如果能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然不难;但是要一个人总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也不容易。毛主席他老人家就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尽管如此,我们不强求每一个人都成为道德楷模,但可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头脑清醒、不犯错误。
(一)要认识清楚,思想明白
 反腐倡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反腐败工作高度重视。自江泽民同志开始,党的总书记每年都要出席中央纪委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已形成惯例。近年来,《党纪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力保障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党内法规密集出台,反腐败斗争进入到“标本兼治,注重治本”的关键阶段。从国家级干部、省部级干部、厅局级干部、县处级干部,直到一般干部,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严厉惩处,表明了党反腐败的决心之大。
2005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将校园廉洁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建设当中。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要求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二)要谨慎小心,注重操守
要慎初。就是当第一次面对诱惑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明朝嘉靖年间的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王廷相曾经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天,他乘轿子进城,有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很小心地循着干净的地方落脚,生怕赃了鞋,可后来一不小心踩到泥水里,以此便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有时候,一个偶然的因素“坏了自己的规矩”,吃了不该吃的饭,收了不该收得钱,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一个人,决不能总是寻找借口,用“下不为例”为自己开脱。
要慎微。就是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上,要把握好自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腐败也不例外。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过一次有名的“温水青蛙”实验。起初,实验人员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在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跃出油锅,安然逃生。半小时后,实验人员在同一个铁锅里盛满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回锅里,用炭火慢慢加热,青蛙不知究竟,在温暖的水中自得其乐,等它感到难以忍受,想奋力跳出逃命时,浑身乏力、为时已晚,只能呆在水里,任由煎熬。这个实验,揭示一个残酷的事实——突如其来的刺激往往让人奋起面对,而不温不火的腐蚀却使人麻木不仁。在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中,拉拢腐蚀者是很讲究策略的,总会给你一个不好拒绝的理由、一个恰到好处的“心理调试期”,一步一步攻破你的防线。要想做到洁身自爱,必须防微杜渐,注意小节,“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慎独。就是在缺乏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要把握好自己。东汉杨震,自幼博览群书,人称“关西孔子”,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在奉命出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借宿县衙。县令王密曾得杨震举荐,深夜,王密怀揣十金,到杨震住处感谢知遇之恩。杨震吃惊而严肃地说:“我生平以清白要求自己,你难道不了解我的为人吗?”王密说:“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生气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去。这是“暮夜却金”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违纪行为大多是在隐秘状态下发生,“慎独”非常重要,清白自守是个人品性,“举头三尺有神明”,即便你知、我知,也不能自毁清誉。
要慎交友。就是要慎重选择朋友,注意“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ìng),损矣。”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chǎn)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古人称品格端正、使人敬畏的朋友为畏友,称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为诤(zhèng)友,称情谊坚如金石之友为石友,这都属于“君子之交”的范畴。一个人,结交的朋友如何,既体现了自身的格调,也影响着自己的命运,因交友不慎而失足落水者不可胜数。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必须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要遵纪守法,自我约束
要正确对待组织。作为组织的一位成员,必须受到组织纪律的严格约束。目前,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廉政”方面的规定都非常具体明确,只要严格遵守,就不会发生大的问题。可是,有的单位、有的人就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对每一个党员干部,每一个教师来说,严格要求自己,本本分分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才是最主要的;有了过失,犯了错误,自觉接受组织的批评、教育、挽救、处理,才是最明智的。各级党组织要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勤打招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这是对干部、教师最大的爱护,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对那些抱有侥幸心理、滑向错误道路的同志,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促其尽快醒悟,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要正确对待别人。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能够走到一起相处共事,真的不容易,应该倍加珍惜。珍惜,不仅是客观的需要,更是一种心态。懂得了珍惜,就不会在乎一些细枝末节,不会过多考虑一些荣辱得失,组织中就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是非,多一些沟通,少一些防范。有时候,独来独往、神神秘秘的人是容易出事儿的。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板”。作为一个人,“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要宽容他人的不足。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全德矣;以恕己之心恕人,则无过矣”。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拿苛责别人的心态来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就会趋于完美;如果像对待自己那样宽容地对待别人,就会很少出现过失。
要正确对待自己。首先,不要迷恋自己。认为自己对组织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自己组织就无法正常运转,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在组织中的作用。其次,不要迷信自己。认为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其他的组织成员都无关紧要,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对组织发展的影响。第三,不要迷糊自己。认为组织取得成绩都是自己的,或者主要是自己的,不切实际地夸大自己对组织的贡献值。
(四)追求高境界,见贤思齐
要节制欲望。朱熹有诗云:“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现在,来自各个方面的“糖衣炮弹”确实很多,手段之隐蔽、形式之多样、用心之狠毒是很难想象的。如果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把握不住自己,就很可能落入圈套,走上犯错误的道路。在诱惑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就能顶得住,有的人却经不住引诱呢?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自身的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私心太重,私欲太强,这往往是犯错误的开始。做人要“知足常乐”,这不是不思进取,也不是自欺欺人,而是面对现实的一种心态。一个人,如果总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对组织和他人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十之八九是要出问题的。
要淡泊名利。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刻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是看破红尘,也不是“视钱财如粪土”,而是面对名利的宁静与恬然。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会消除今不如昔的“吃亏心理”,比上不足的“嫉妒心理”,不捞白不捞的“占便宜心理”,掩耳盗铃的“侥幸心理”,办事收钱的“补偿心理”,雁过拔毛的“权势心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急切心理”,从而坦然地面对权势、地位、金钱、虚名的诱惑。
要明辨是非。有的人,甜言蜜语,送钱送物,拉你下水,还让你感觉他是那么真诚、让你放心;有的人,毫无共同语言,却可以摸清你的秉性脾气、业余爱好,陪你玩得不亦乐乎;有的人,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居然记得你或家人的婚丧嫁娶、生辰寿诞,为你打点得妥妥帖帖;有的人,嗜钱如命,居然可以豪爽大气、一掷千金;有的人,粗俗霸道,居然可以装得温文尔雅、低三下四。面对这样的人和事,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擦亮眼睛,识别真假,明辨是非。
要见贤思齐。我们每一位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要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即便是身边的同志,如果有比我们强的地方,有我们所不具备的优点,也要主动学习、努力赶上。要知道: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教师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用智慧点燃智慧,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凝心聚力,这样的使命要求我们倾情奉献。我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首先是属于学校的,属于学生的,应当把它公平地奉献给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我们不能给教育涂上功利化、商业化的色彩,使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蜕变成金钱关系。我们要小心呵护师生关系中纯真的感情,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使命。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上有些人错误地奉行“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也使不少教师受到了影响和侵蚀。我们教师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我们教师要廉洁从教,拒绝“有偿家教” 、拒绝“家长馈赠”;要爱岗敬业,远离“有偿家教” 、远离“家长馈赠”;要为人师表,唾弃“有偿家教”、唾弃“家长馈赠”。同时坚决做到:不向学生摊销教辅资料及其他商品;不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要求家长为自己说情、办事,不做任何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事情。我们要经得住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教师之间也要互相监督。我们希望从教育、制度、监督上一齐着手,靠学校、社会、家长共同努力,坚决刹住 “ 有偿家教 ” 等不良风气,让清正廉洁之风吹遍我们的校园,让校园成为圣洁的地方,在这圣洁的地方成长起祖国的栋梁。这才是学生之幸、民族之幸。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自身清廉,乐于奉献,甘于清贫。自古以来,教师就是清廉的化身和代名词,形容教师清廉的诗句比比皆是。我们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这至今还是我们许多优秀教师的座右铭。对教师而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应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不可否认,教师是否廉洁自律将直接影响着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教育系统的廉政建设格外重要,因为教育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损失最严重的腐败。教育劳动的本质在于培养人,造就人。如果这个过程腐败,如果教育造就的是一项豆腐渣工程,那么,塌下的不是一幢高楼大厦,不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不是一个防洪大坝,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运,一个希望。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相反,如果教师人格不健全,言行不检点,做事粗糙,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爱心,为人不廉洁,则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使学生产生对人、对事、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
今天,围绕“清正廉洁”这个主题与大家一起作了学习交流,最后,用两句廉洁从教格言与大家共勉:一句是“洁白以自爱,清廉以自律,清高以自尊;淡泊以自居,淡交以自制,平易以自恃”;第二句是“教之以廉,学之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