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要求:
1.知道生活中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其意义。
2.知道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应有权益不受侵犯。
3.再遇到坏人时,能够处理好机智与勇敢的关系,真正做到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三、教学准备:
1.排演小型课本剧。
2.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法律知识。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权益往往被人们忽视。社会上有时会发生小学生被欺骗、被欺负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的权益受到侵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因此,小学生必须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和规定,学会自己撑起法律这把大伞,在没有父母和老师帮助时,也能自己保护自己。
(二)、学文明理:
1.表演小型课本剧:超市无权搜身。
(1) 交流:你觉得保安这样做合适吗?
(2)如果你是小龙你会怎么做?
(3)小结:小龙的做法是把保安告上了法庭,打赢了官司。
(4)总结:出示法律知识,在购买东西时要学会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机板书:维护自身权益。
2.听录音故事: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1)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总结:不要给陌生人开门,难以应付时可以打110。
3.看故事,说感想。
(1)自学故事:未经家长同意不要跟别人走。
(2)谈感想: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
(3)小结:未成年人未经父母同意,一定不要跟别人走。万一被坏人带走,一定要冷静,寻找机会找人求助。
相机板书:不与陌生人交往。
4.学故事,辨理:胆小与机智一样吗?
(1)欣赏故事
(2)小结:遭遇坏人最重要的是保护自身安全,避免惊动坏人。找到线索报告警察叔叔才是聪明的行为。
(三)辨析导行
1.生活中还有我们可以运用的法律吗?交流资料。
2.判断题:
(1)我们还小,不会有人欺负我们,所以不需要学习法律。( )
(2)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我们应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3)见到坏人不声张,但要学会抓住线索帮助警察破案。( )
(4)生活中我们应该与人友善相处,所以应该多和陌生人交往。( )
板书:你会保护自己吗?
维护自身权益
保护自己{不与陌生人交往
遇事主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