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十年巨变”目标任务更为引人注目。如今,我们正在十年巨变的过程中享受着党和政府给予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对昆山而言,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为经济社会构建发展载体,为城乡居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十年巨变”各项建设任务,民本思想无处不在,民生施政取向无处不有。
就算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昆山人,对家乡的印象也会不断“刷新”。回首10年来昆山城市发展、载体出新之快,让所有来过昆山、熟悉昆山的人为之赞叹。作为一个县级市,在10年间,昆山建起了一个个令同类城市无法比拟的园区和创新载体。可以说,昆山每一步的发展都伴随着新一轮载体的创新。昆山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昆山不断自我突破、不断求变求新发展的“缩影”。
如果说不断创新为昆山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么昆山的教育则更加激发了这座城市“潜力”。
教育现代化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山按照“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要求,从体制机制上“发力”,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以教育现代化引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
就以我本人在学校的十年经历说起,初一,我从乡镇上来到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念书。十年前的玉峰,是昆山市的窗口学校。它拥有全市最高端的教室配备,比如投影仪、电脑、空调……我们在社会人的眼中被视为“最幸运”的一批的学生,有人甚至戏称玉峰为“贵族子弟学校”。在这里,我们每天享受着包括牛奶、水果、睡前甜点在内的六顿早饭;每天接受者网球、表演、电脑英语等很多其他孩子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课程;每天进行着早晨、晚间的很多次锻炼游戏;每次学校迎接检查,我们都穿得和日本、韩国的学生一样端庄、优雅……十年前的玉峰,在政府的照顾和党的培养下,在昆山这片土地上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辉。
十年后,我来到母校从事教学工作。社会十年巨变的影响力也将学校改变了。我的母校“玉峰”也从“半公半私”的办学体制转变为纯公立的办学体制。面对不断变化的实际,我们党“政策倾斜”,却彰显了“教育公平”。昆山是开放型经济高地,也是外来人口的集聚地。当前昆山共有户籍人口71万,而外来人口超过150万。在13.5万名幼儿园、小学、初中学生中,有流动人口子女7.1万人,其中小学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占比达58.3%。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乎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于是,在处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上,我们党以包容的气度,主动承担起责任,采取“两条腿”走路:以公办吸纳为主,同时扶持9所外来民工人员子女学校。玉峰,这颗我们心目中闪耀的星星也在党的指引下加入公办体制,更好、更效率的实现这优质教育的公平化。
十年后,我作为一名玉峰的青年教师,也感受到了党、政府对于我们的严格要求。“一二三培养工程”,促使我们“一年培养出基本规范、二年站稳讲台、三年教有特色”。党和政府还设立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加快我们的成长。在玉峰,我们都能感觉到一种教育内涵的提升;一种高质、高效教育的形成。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为未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让人民满意,对于我们青年玉峰教师而言,就是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有所得、让家长有所感,而这最终,就是让要学生拥有创造自己生活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未来生活的憧憬、幸福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