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
日期 2.28 组长 郭梅红、徐美芳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确立有效教学观念,探索有效课堂,有效教研的模式,优化备课质量,提高上课效率,发挥作业效益,积极营造“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努力发掘每一位老师的才华,促使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措施
1.确立有效课堂意识,做好“七认真”工作。每月组织一次“七认真”工作的检查和考核,重点是优化备课质量,提高上课效率,发挥作业效益,本学期的重中之重是课前准备。
2.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针对课改精神进行专题评课、磨课,不断总结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注意反思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每次都做好记录,每月做好一次总结。
3.每位教师上好一节教研课,上交一篇教研课的说课稿、教学设计和授后反思,期末整理成册。
4.组织老师进行七认真自查、互查和检查,规定每天上完课要及时进行授后小记,授后小记有数量有质量,每周五发送下周教案。
5.继续实行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6.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受学生欢迎。
7、组织好每月一次的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做好各项竞赛的辅导、参赛工作,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三、活动安排
周 次 | 姓 名 | 课 题 | 地 点 |
1 | 制定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强调“七认真”工作要求 | ||
2 | 学习教研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课人员和内容 | ||
3 | 潘 艳 | 《雪儿》 | 三(1) |
蒋丽萍 | 《山谷中的谜底》 | 六(1) | |
4 | 王含倩 | 《小池塘》 | 一(5) |
张 敏 | 《春到梅花山》 | 一(2) | |
5 | 夏庆雯 | 《蜗牛的奖杯》 | 二(2) |
顾清清 | 《蜗牛的奖杯》 | 二(1) | |
6 | 高 静 | 《三顾茅庐》 | 四(3) |
王 洁 | 《祁黄羊》 | 四(1) | |
7 | 杨晓珠 | 《三个小伙伴》 | 一(6) |
陆瑜兰 | 《狼和鹿》 | 三(3) | |
8 | 张 敏 | 《识字5》 | 一(2) |
9 | 王含倩 | 《识字7》 | 一(5) |
10 | 期中交流 | ||
11 | 郭梅红 | 《放小鸟》 | 一(1) |
赵黎娟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三(3) | |
12 | 李 青 | 《乌鸦喝水》 | |
陈淼雯 | 《山谷中的谜底》 | 六(2) | |
13 | 高 静 | 《天鹅的故事》 | 四(3) |
王 洁 | 《云雀的心愿》 | 四(1) | |
14 | 夏庆雯 | 《鸟岛》 | 二(2) |
顾清清 | 《学棋》 | 二(1) | |
15 | 林于清 | 《鲁班和橹板》 | 一(3) |
徐美芳 |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 四(2) | |
16 | 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 ||
17 | 制定复习计划 |
活动时间:
1、每周五下午;专家来校指导时为第三周、第七周、第十一周、第十五周的周四下午。
2、根据学校安排,活动如有调整,提前通知。
活动地点:具体班级听课,二楼会议室评课。
活动时间 | 2.25 | 活动地点 | 二楼小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开学“六认真”常规工作强调 | ||
参加人员 | 全体语文老师 | ||
请假人员 | 苏 | 原 因 | 陪妈妈看病 |
活动记载: 一、备课: 1.定好教学计划,今天下班前发送至工作平台。(学期短、任务重、进度紧) 2.电子备课:杜绝照搬照抄。较长或较难的课文要备3课时。至少备好一周的课,每周五下班前及时发送授后小记与一周余量,同办公室相互提醒。 3.手写备课:单元计划要及时制定,书写认真清楚、内容详细规范。 二、作业: 1.开封面:规范工整(习字册、抄写本、补充习题等必须由老师亲自开封面),黑水笔,建议本子左上角标上学号。 2.学生书写统一用钢笔,六年级可以练习用黑水笔。 3.格式、批改照旧,特殊情况年级组内商定统一。 4.尽量课上多留时间,精心挑选、设计作业,真正做到减负高效,让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研活动: 1.研修手册记载要求同前。 2.本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定在二、三、五年级,届时开课的语文老师可作为一节教研课。 3.工作两年内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两周上一次汇报课,因本学期短与师傅协商,汇报课不少于2节,每月2篇评课稿或教学反思要及时完成发送。 4.学科大教研活动一共4次,安排8节研讨课。 5.上面三项活动均为轮到的老师要另上教研课,本周上报课题。 四、必背古诗积累: 1.新课标规定的75首必背古诗,分年级段背诵积累。 2.用足用好课前预备铃2分钟和其他诵读时间。 3.定期在班内开展一些诵读比赛。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3.14 | 活动地点 | 二楼小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听课、评课(潘艳、蒋丽萍两位老师的课)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费秋林 | 原 因 | 外出开会 |
活动记载: 一、上课老师说课 潘艳老师《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蒋丽萍老师《记金华的双龙洞》,两人分别说说上课前后以及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想法。 二、顾老师点评 1.建议:组织的高效的教研活动。说课时避免重复说教学流程,要重点谈教材处理中的意图,关注如何用课文来教语文。 2.怎样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上出语文味呢? (1)先审题(从“应该”一次课看出原来不自豪),再训练分段(抓变化来分段,如《蚕姑娘》) (2)抓对话:(可以设计加上提示语,以帮助理解,又如《一路花香》)妈妈的两段话,可以变换两种句式练习说话;用填表形式弄清楚作用,不宜将沙漠单独分开讲。 (3)又遇小红马,续编的作用:练习复述的能力;加深对道理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正确地看待自己等。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移步换景的方法要通过朗读体会一下,这种方法容易习得,比较常用;要抓住课文中的主要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4.8 | 活动地点 | 六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听课、评课(陈淼雯片上汇报课《理想的风筝》) | ||
参加人员 | 苏培凤、石启海、郭梅红、蒋丽萍、徐美芳 | ||
请假人员 | 无 | 原 因 | |
活动记载: 一、听课 陈淼雯老师参加昆山市教研四片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上一节汇报课,课题为六年级下册的《理想的风筝》,最近比较忙,所以组内小范围(苏、石、郭、蒋、徐)听课。 二、说课 课后陈先说说自己教学前后的想法。 三、评课 1.肯定: 设计突出重点,环节清楚,关注了读写迁移。 2.建议: (1)课的容量太大,应该精简一点,可以直接从主人公的外貌学起,抓住腿有残疾的特点,直奔重点段落“放风筝”,再引导学生自学另外两个事例。 (2)教师的过渡语要记熟,尽量精练一些。 (3)课堂上切忌重复学生的回答,或是急着自己说出答案,要学会倾听,适当点评,有效调控。 (4)对重点段落“放风筝”的处理要再细腻些。 (5)主人公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形象应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激励学生努力拥有和刘老师一样优秀的品质。 四、修改 根据大家意见,修改教案和课件。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4.11 | 活动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听课、评课(杨晓珠、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陈淼雯等5个老师 | 原 因 | 到石牌片上教研活动 |
活动记载: 一、上课老师说课。 杨晓珠老师《识字6》、赵黎娟老师《鹬蚌相争》,两人分别说说上课前后的一些感想,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中碰到的一些困惑。 二、顾老师点评。 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四个环节 一、先学后教 二、把词语与事物挂钩(理解词语) 三、每一串包含什么意思 四、写字教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连串成篇 三、由四个部分整个合起来 四、写字 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的教学大致分为五个环节:读课文、讲故事(围绕关键词)、找联系、明寓理、学运用。古诗、寓言之类的,不要在寓意上讲得很深刻。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4.12 | 活动地点 | 各教室、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六认真工作检查 | ||
参加人员 | 全体语文老师 | ||
请假人员 | 无 | 原 因 | |
活动记载: 一、严阵以待,随时准备。 二、检查流程介绍:听20节课,资料检查等。 三、检查内容:上课、备课、培优补差、研修手册、作业、问卷等。 四、检查年级:任意抽取。 五、其他 1.备课:手写4页,授后小记(不雷同,3行),超课量一周。 2.随堂听课:环节清楚、重点突出、掌握双基;坚决反对不按进度的课;听课记录与备课是否一致;虽然是随堂课,但也要精心准备。 六、作业 1.及时批改、细致规范。 2.杜绝缺做、漏批现象。 3.按组内要求认真执行。 七、培补:内容详尽,效果表述详尽。(周五互查补缺,双休日精益求精)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5.9 | 活动地点 | 二楼小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听3节课,评课交流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一二年级老师评课请假 | 原 因 | 放学 |
活动记载: 一、林于清《蚂蚁和蝈蝈》第一课时 1.识字课第一课时,识字要随语言环境,随内容出现。 2.第一课时必须全文读通顺,每一段的通读情况要检查、指导。 3.建议是否上第二课时。或者第一课时的味道再浓一些。 4.第一段内容不要讲太多,就抓住几个动词,要暗示动词的用词准确性。 5.田字格放大一些、位置高一些。 6.生字指导要精选,本课可以指导几个含有“点”的生字(洞、汗、冷、冬) 二、陆瑜兰《恐龙》第二课时 1.鱼龙、翼龙是不是恐龙?这样的问题不要问。 2.教学时直接导入第二段,理解“吊桥”时可以借助图片。 3.找一些恐龙化石的图片 4.学完外形以后,出示其他恐龙的图片,练说,练写,交流后合成一篇文章。 三、徐美芳《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 1.设计可以更大胆一些,启发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森林的重要?(两方面:没有森林会怎样?有了森林怎么样?) 2.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一起学,让学生思考这两部分在内容上、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科普童话特点的感受听课老师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个亮点,有必要;有人认为画蛇添足,最好去掉。 4.补充介绍森林其他作用的资料要精选,读后课让学生练写,迁移写法。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5.13 | 活动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我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展示课评课交流活动 | ||
参加人员 | 全体听课老师 | ||
请假人员 | 无 | 原 因 | |
活动记载: 一、苏主任开场白 对与会的听课老师表示欢迎,对领导的光临指导表示感谢。 二、 1.本课以读通课文、学习汉字为主要任务。 2.设计力求突出“趣”字。 3.以第一自然段为主,抓住一系列的动词,练习“有的……有的……”说话。 三、 本课的教学目标:四个联系(雪松与哲理、一篇与多篇、书本与现实、读与写) 四、各位老师评课 1.一中心陈教导:石老师解读文本十分深入。 2.司徒街司马校长:石老师的课亮点突出:本文与其他几篇学过的文章相结合;通过一个事例来增强说服力。 3.娄江实小钱老师:林老师的课具有白板优势明显;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随文识字。 4.花桥小学陆英老师:思路清晰,随文识字,生动有趣;建议有些细节可放在第二课时上,如用上动词说话。 五、专家点评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区分不要过度限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调控,发现问题适当停留;既要敢于尝试,又要适度调控。语文教学研讨需要碰撞、反思,才有提高。今天的评课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以诚相待,十分成功。 |
附活动材料
活动时间 | 6.6 | 活动地点 | 三楼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听课评课(郭梅红、张敏两位老师的课) | ||
参加人员 | |||
请假人员 | 无 | 原 因 | |
活动记载: 一、 1. 要通读下学期的教材;提前备课。 2. 看看教育教学杂志,修炼成博览群书、内涵丰富的杂家。 二、评课: (一) 1.图片导入有何意义?简笔画突出“高”,不该放在开头,先入为主。 2.咏:先不说意思,先说诗名,再猜意思。 3.文包诗:让学生去猜猜。 4.生子教学:要单独指导。 5.第二自然段:先读句再读段,这种处理比较好。 6.写字不一定要放在中间,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从。 (二) 1.这份教案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先模仿,但慢慢自己要多思考。 2.教学目标的制定,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可以考虑“体会心情,读好课文”的定位。 3.教研要落到实处,百家争鸣,注重实效。 4.低年级老师要注重说话训练:说响亮、说完整、说具体、说精彩。 总之,要用课文来学语文,而不是学一篇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