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一学期数学组教研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19浏览次数:691

 

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日期 8.31  组长 胡雪芳

.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确立有效教学观念,探索有效课堂,有效教研的模式,优化备课质量,提高上课效率,发挥作业效益,积极营造“向课堂要质量”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上好每一节“家常课”。发挥好每一位老师的才华,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措施

1.根植有效课堂意识,做好“六认真”工作。每月组织一次“七认真”工作的检查和考核,重点在优化备课质量,提高上课效率,发挥作业效益上,本学期的重中之重是课前准备。

2.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针对课改精神进行专题评课、磨课,不断的总结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活动、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注意积累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不足地方。每次都做好记录,每月做好一次总结。

3.每位教师上好一节教研课,期末整理成一本教研课教案和评课、授后反思集各一本。

4.组织老师进行六认真自查、互查和检查,规定每天上完课要及时进行授后小记,授后小记有数量有质量,每周五发送下周教案。

5继续实行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尽快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6.充分利用好《口算簿》,每天安排相应的内容进行练习,逐步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每学期组织一次年级口算比赛。

7、充分利用好《小学生数学报》,做好“奥数”的辅导、参赛工作,并争取获得好成绩。

三、活动安排

 

     

1

制定教学计划、教研计划,强调“六认真”工作要求

2

组织 “学科解题能力”测试

3

朱晔,孙海霞上教研课

4

研讨数学课前两分讲

5

国庆放假

6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一

7

顾英杰、李秦老师上教研课

8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二

9

高健、陈虹老师上教研课

10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三

11

张建其、顾英杰老师上教研课

12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四

13

潘淑淑、李君老师上教研课

14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五

15

李秦、陈虹老师上教研课

16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六

17

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18

制定复习计划

 

活动时间:

1、每周二下午;专家来校指导时为双周的周二下午。

2、根据学校安排,活动如有调整,提前通知。

活动地点:具体班级听课,二楼会议室评课。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9.3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

全体数学老师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老师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一、关于备课

1.格式统一,记号统一。

2.作业错的地方做记号再订正。

二、关于听课、评课:

1.青年教师每学期要求听课满40节,其余老师满20节;

2.每次听课后面的评估及评价都要填写,及时完成。

3.评课过程中要求每个老师都要发言,尤其是青年教师。

三、关于学科解题能力竞赛:

1.开学初将对青年教师进行解题能力的测试,请大家做好准备。

2.本学期仲崇恒老师专门对解题能力竞赛进行系统的辅导,请大家准备好一些常用的辅导资料。

3.各青年教师力争在下一次的学科能力解题竞赛中发挥水平。

四、关于数学课前两分讲

本学期全面实施数学课前两分讲,低年级以老师为主,中高年级以学生为主。具体工作另行安排时间具体布置。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9.9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

学科能力测试

参加人员

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一、组织全体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把握学科能力测试。时间:2小时

二、组织老教师批改试卷。

三、在数学组群内公布获奖名单。

四、利用时间请仲崇恒老师评讲。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9.17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

朱晔,孙海霞老师的教研课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组老师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一、两位老师上教研课

   朱晔:二年级《角的认识》,孙海霞:二年级《认识乘法》

二、苏主任评课

认识乘法:

1.要理解相同加数,简便计算。孙老师分步呈现的处理是可以的。

2.主题图的处理非常好,很顺。老师的语言训练非常到位。

3.小棒的训练很有必要。

4.乘法的名称虽然忘记了,但最后适时的补充还是恰到好处的。

角的认识:

1.    指角的时候要示范正确

2.    让学生指挥老师画角有点难度,可改为把实物中的角搬下来,那条弧线表示角就在这里。

3.    “一个顶点两条边”要板书出来。你说,我说,大家说,人人都要会说。

4.    判断是,每个都要说出理由。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9.24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

研讨数学课前两分讲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一、郭老师布置工作,下达要求。

1.一二年级以算为主,适当穿插“数学家故事”;

2.制作4屏的PPT,排好视频资料,一二年级有老师主讲,做好资料收集;

3.-六年级以学生为主,老师指导,以一个月为试行期,共4次。

二、仲老师的关于“两分讲”的思考

1.为什么讲?

2.怎么讲?

 以学生为演讲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第一学段可以看稿读讲;

第二学段逐步脱稿演讲。

开始一两次可以有老师指定,熟悉后有学生申报自荐。

学生讲时PPT同步播放,时间2-3分钟(大约200-300字)

3.讲什么

数学家故事,数学史,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经验及奇思妙想;

贴合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10.9

活动地点

奥数教室

活动内容

把握学科能力竞赛讲座——积的尾数和牛吃草问题

参加人员

全体老师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1.阅读4道例题,初步感知

2.讲解例题2

  这题考的其实是知识面

  如果某个数的平方的末尾几位数等于这个数,那么就称这个为自守数。

三为自守数625376

四位自守数06259376

五位自守数9062509376

……

3.讲解例题1:给学生讲清:有条有理

4.讲解例题3:退到最简单的情况。

5.讲解例题4

 
教研组活动记载

 

活动时间

10.15

活动地点

二楼会议室

活动内容

李秦、顾英杰上教研课

参加人员

全体

请假人员

   

 

活动记载:

一、        上课老师说说教材

二、        评课

1.郭老师评一年级的《认识图形》:语言教态比较舒服,老师很有灵气,最后多的几分钟可以安排完成以下练习。

2.孙海霞老师评二年级的《平均分》:比试上有了进步,就是有些问题可探讨以下怎么样提问更合适。

三、        苏主任评课

1.2位老师的素质是可以的。

2.《认识图形》:

   把正方体和长方体比较,圆柱和求奥,这样设计比较好;板书时,可以直接贴图,贴文字可以能并不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儿歌设计得很好;练习利用了白板来操作非常好;前面可紧凑一点,最后把练习都做完。

《平均分》:分6个桃时,3种分法,要完整的呈现出来;平均分的概念要让学生多读几遍,并贴在黑板上;摆小棒一题,可以先出示要求,再让学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