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青少年一分钟学法教案》教学反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26浏览次数:1363

昆山玉峰实验学校  朱晓玲

《昆山市青少年一分钟学法教案》切实帮助学生走近法律,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因此,在课前我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课上我主要使用了故事导入法 、看视频法、自学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自认为效果会不错,但一堂课下来气氛却异常的沉闷,而且时间特别紧张,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充分,还有待进一步调动。 

2.对于一些开放性强的问题,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进行分组讨论时,没有引导、启发学生很好地对课题展开深层次的去探究、分析,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个性发展。

3.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学习时,课堂纪律有些乱,教学秩序不好。

4.对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了解的不够清楚。由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的局限,导致其在法律相关知识的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所以对新知识接受比较困难。

本课的改进措施主要有:

1.在上课前让学生多积累、收集相关材料,了解与法律有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对课题进行探究学习。

2.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挖掘、探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我们在发动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时还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其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合理和科学。对于学生自己很难理解的课题,教师要启发学生去学习,而不是随意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合作,以便 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只有我们注意了这点,设定目标后坚持引导,学生才会慢慢地学会思考、才会慢慢地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才会在以后的分析问题中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分析、科学地分析。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参与学生当中,参与师生互动,这样可能会使课堂更有活力,学生更感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着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宗旨,让此类法制课程变成活泼、生动、互动又有深度的探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