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本色本真的语文味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2浏览次数:1244

我的语文课“《送元二使安西》组诗教学”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被评为部级优课。成功自然令人欣喜,但背后准备、打磨这节课的一波三折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获得的感悟,对于我的专业成长,则是更重要的东西。

这节课的打磨过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明诗意悟诗情

我选择了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进行优课教学。在此诗中,诗人先写渭城美景,在春草萌发、柳枝轻拂的大好春光里,好友将历尽千难万险,长途跋涉到达战乱频发的边疆安西。

学习古诗不外乎就是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我将课堂的重点定在悟诗情。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反复咀嚼品味,让学生在诗句中穿梭,深入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六年级的学生早已轻车熟路,理解此诗应该不在话下。因此,我决定选择王维同题材的诗进行对比教学,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后,再引入他的《送别》和《送沈子归江东》两首诗,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思考:同样是王维写的送别诗,这几首诗有什么不同?

结果我发现,在缺少注释、不了解写作背景、不了解诗人与朋友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不容易弄懂后两首诗,难以学完组诗。于是,我把内容定位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后,再进行主题诗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什么呢?我把目标定位于:1﹒朗读并背诵课文;2﹒能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讲下来,能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依据目标我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试教。学生自读古诗,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句意思,之后感情朗读。还没咀嚼涵咏呢,学生就说出从“更尽”和“无故人”能看出朋友间那种难分难舍之情。一节课还没结束,两首诗就都学完了。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进行了反思。学生虽准确说出古诗要表达的情感,但是我总觉得课堂有浅尝辄止之感。学生的感悟从何而来?“情”应是悟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如果教学只满足于此,课堂上不要教师,学生也能做到。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人文剖析延伸

我再一次进行了文本细读。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元二将要去的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它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诗人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我被王维对元二的牵挂、不舍祝愿感染了。在这样的情感支配下,我将课堂重点定位在元二远行的艰辛方面,以此凸显诗人对友人的担心、祝福、牵挂。

调整好教学设计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结果《送元二使安西》刚学习完,一节课就结束了,根本没时间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什么原因呢?回看教学过程,我发现,我在课堂上过度拓展,过于凸显人文性了。

从春光无限的静态画面,到描写春光春色春景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我和学生们在赏景、吟诗中领略到渭城鸟语花香、杨柳依依的春之美好。

赏景之后是离别。纳兰性德《长相思》中描绘的战乱视频,学生看得胆战心惊;合成的又一段视频表现的是途经戈壁荒滩的艰险,学生看后唏嘘不已,觉得难于上青天。看着学生的表情,听着他们的感叹,我提问:从诗人“劝君更尽一杯酒”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异彩纷呈:担忧、祝福、感慨、企盼、期待……我暗喜: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节课难道说不成功?

冷静下来,回味课堂,我又有些坐立不安。有必要借助如此纷繁的多媒体手段吗?学生在声光电的轰炸下,能不“乱花渐欲迷人眼”?

课堂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人文剖析,而对于语文教学中倡导的重视工具性的理念,却弃之不顾。相对第一次的试教,这次我是矫枉过正了。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工具性人文性结合

有了前两次的试教经历,我不再盲目地、匆忙地再次试教。怎么以一种简约的方式串起两首诗的教学?怎么让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怎么让古诗教学焕发出新意?几经推倒重来,设计的种种方案,又一一被我自己否定。

我跟同伴交流我的困惑,同伴说古诗教学要读悟结合,渗透写法。一语惊醒梦中人。根据同伴点拨,我增加了“目标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会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的方法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上,读悟结合,要求学生先读准读好古诗的字音、节奏,尝试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围绕“诗人在什么情况下送别友人”和“怎样送别友人”这两个大问题自学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理解诗人的感情,我有选择地使用了多媒体:一幅杨柳图不仅展现了柳条柔媚的腰肢,展示了春天独特的魅力,还表现了古代酒肆中三五人群围坐或觥筹交错或畅叙幽情的闲适。这样的景致最适合友人饮酒吟诗、游玩踏青。一张古代中国的地形图表现了诗人所处的渭城和元二将要去的目的地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乘坐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也得走上半年多;更重要的是元二背井离乡的路上布满了险恶,黄沙、砾石、狂风随时可能突袭。分别之斯,即成永诀。六年后,王维与世长辞。其间他们再没机会相“见”。我选用了几张表现荒滩戈壁的图片,配以情景引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学生了解了反衬的写法。

然后,根据“在什么情况下送别”和“怎样送别”的自学导引,学生完成了对主题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学习。交流中我发现,学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在吟诵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收获。

几教送别诗的经历,让我对古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古诗看起来简单,但其中蕴含的元素实在太多。如何取舍?我想应该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教学即做人,让课堂回归本色、本真,方能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宁静;少一分功利,多一分求实;少一分在意,多一分随心。心无旁骛,方能至善至美。

(作者:张静,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云湾光彩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7年05月17日第10版 版名:课程周刊·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