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
什么是教育学意义上的“儿童视角”?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个理解,不是我的“原创”,而是读两位我十分尊敬的教育家的著作所受到的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地写道:“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记得当我读到“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时,怦然心动,想了很久很久。教师应该多想想自己曾是孩子时的欢欣、恐惧、喜好、憎恶,想想自己小时候喜欢怎样的老师以及老师怎样上课,这不就是“儿童视角”吗?
陶行知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这样告诫未来的教师:“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人夺了去一般的伤心。”读到这里,我无比感动:陶行知之所以成为不朽的教育家,与其说是因为他首先有一颗伟大的爱心,不如说他首先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变个小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童心,这就是“儿童视角”,没有这样的“视角”,绝对当不好教师。
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其《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写了这样一个教学现场:在其他同学面前演示一个十年级的科学实验的结果时,考瑞完全失去了他的潇洒和信心。现在,他感到十分尴尬,简直就希望能钻到地底下去,这样他就永远也不要见到他的同学们了。孩子们注意到了他内心的斗争,有的开始窃笑,而其他的同学则为考瑞感到尴尬,于是假装不去注意,这使得情形变得更糟。考瑞僵立在那儿,脸上抽搐着,那种安静变得让人无法忍受。就在这个时候,老师打破了这种尴尬,递给考瑞一支粉笔,并问他能否用两三个要点将主要的结果写出来。考瑞这时有了一个机会转过身去,镇静一下自己,不面对其他孩子。同时,老师在班上作了一些评论,以帮助考瑞回忆和梳理结果。结果,考瑞的实验结果陈述得还不错,老师最后说:“谢谢你,考瑞。你刚才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时刻,我们都经历过类似这样的时刻,你做得很好。”
在这里,考瑞的老师是机智的,更是善解人意的,她巧妙地将考瑞从尴尬中解救了出来。而这样做,源于她有一颗能够细腻感受儿童内心世界的心,即“儿童视角”。站在成人的角度,教师也许关心的只是答案的“对”与“错”以及为什么“对”或“错”,眼睛里只有冷冰冰的知识,而没有活生生的人。但考瑞的老师不是的,她理解考瑞的脸红、心跳、不好意思、觉得丢人……她觉得当务之急不是帮助学生弄清知识,而是给孩子以尊严,让孩子恢复自信。所以她找了一个理由,让孩子“转过身去,镇静一下自己,不面对其他孩子”,最后获得了“陈述得还不错”的结果。设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即使老师不批评、指责,而是请考瑞“坐下再想想吧”,那也会让考瑞多么难受。
在我们的教育中,在我们的课堂上,是不是缺少了一些“儿童视角”呢?我们制定过那么多的校规,有哪一条跟孩子商量过呢?我们有太多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就是为了便于教育者管理,甚至“看起来舒服”吗?我们空洞乏味地给孩子灌输那么多超越他们年龄特点因而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这个“思想”那个“价值观”,想过孩子们的感受没有?
在今天这个背景下,提出教育要有“儿童视角”是有特定针对性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主张绝对的“儿童中心主义”,即一味地迁就儿童、放任儿童……如果那样,等于是取消了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看,教育的“成人视角”依然重要,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使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智慧,等等。但任何一个时代所强调的,总是该时代所缺乏的。今天,我们缺乏的不是“教师的大脑”,而是“孩子的心灵”。因此,我呼吁:教育要有“儿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