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2018 年6月
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意见,以优先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科研水平;以培训培养为途径,着力优化科研队伍建设。围绕核心素养,不断深化底色课程研究,优化课题过程管理,不断创新发展,助力活力玉峰品牌的发展。
一、做好课题结题工作,优化课题管理
本学期着力做好省市立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包括省级两项和昆山市级七项。
2018年3月20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底色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终期成果鉴定活动顺利举行。本次鉴定会由昆山市教科室组织,省市专家、各小学教科主任、教科研骨干教师近百人参加了活动。鉴定活动上,张英、蒋丽萍分别执教了课题展示课,主持人陈蕾校长作了结题报告,省市教科研专家查阅课题成果资料及咨询答辩后,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进展,一致同意课题按时结题。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主持人所作的结题报告,查阅了各类课题研究成果资料,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目的明确。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过对校本化的底色课程进行多元分析和优化重组,构建适合小学生的校本课程新体系,整体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养,推进区域小学校本课程改革的步伐。本课题研究过程严谨,研究方法科学。采取“科研引路、学科整合、整体推进、全员参与”的策略,成立课题管理及指定中心组,定期召开课题共建会。特别组建了校本课程审议小组,负责课程的申报、审议及评价,保证了底色课程有序推进和整体优化。本课题研究成果丰硕。一方面,深化了对底色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澄清了底色课程的课程愿景,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构建了底色课程的整体体系与主题框架;另一方面,形成了多样态的课程实施形式, 开发了有序而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 建立了底色课程独有的课程评价体系, 有力促进了师生成长与学校发展。专家们同时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成果提炼,加大校本课程研发力度,挖掘教师潜能,展现儿童天赋,让学校充满活力。
2018年5月16日,苏教版第六期教科研课题《基于苏教版教材的小学生数学微演讲的实践研究》现场结题活动成功举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黄为良、江苏省特级教师、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顾建芳,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徐伟与昆山市各小学四十多位教师参加了课堂教学研讨及评审鉴定活动。仲崇恒、高健老师分别执教了课题展示课。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均巧妙融合了一到两处数学微演讲,创新的做法,精彩的演讲,实实在在的效益,得到专家及教师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随后,陈蕾校长从六个方面全面总结和回顾了本课题四年来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在小学生数学微演讲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性成果和实践性成果。本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和儿童的角度出发,对演讲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均做了系列研究和充分论证,重点解决了“讲什么”、“怎么讲”、“怎样评”、“怎么用”四个问题。这期间,我校四到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数学微演讲,人均1.5次,最多的参加9次,录制完成视频一千二百多个,近三千分钟。数学微演讲,给予了每一个孩子童年出彩的机会,深受广大家长及学生喜爱,课题成果先后获得苏州市、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专家认为,本课题研究视角独特,研究目的明确,研究过程严谨,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专家认为,本课题研究以数学微演讲为抓手,推动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对学生、教师及学科都具有积极而正面的影响。数学微演讲增强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能有力促进学生数学情感、兴趣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的全面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2018年5月10日,我校举行昆山市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结题工作。微型课题是“微研究”的重要载体,在教育科研走向群众性、草根性、实践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学期教科室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了微型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工作,在课题结题前组织专题辅导会,就课题研究成果的梳理、结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研究的深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指导。7位教师提交个人课题结题报告及成果,得到了鉴定专家一致好评。
2018年6月,教科室还对在研的汤钧和王誉芳主持的两项苏州市立项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查摆问题,提炼成果,重点关注各课题研究的目的要求是否全部达到,课题研究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以及各项活动是否全面落实,课题研究的成果质量、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各项资料是否齐备,特别就相关成果论文的撰写及发表提出建议,概括出通过研究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和新的教学策略、新的教学模式等。
科学规范的课题管理,引领教师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研和教学活动,引领教师自我反思,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二、坚持微创新,做好活力作业和亲子共读活动
本学期进一步修订活力作业暑假版,将活力作业这一延申服务品牌打造为展示玉峰人文情怀和玉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学期一方面筛选最新的、优秀的电影和图书,同时又根据最新框架,在保持原有的亲子共读、亲子观影、亲子畅游、亲子厨房、亲子公益等项目,删去亲子种植板块,新增亲子创新板块,并在封二和内页页眉的地方融合安全提示、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八礼等内容。设计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从而使得身健、行健、心健的追求不断深化。在内容设计上坚持融合,全面渗透,比如改亲子畅游为亲子游学,并专门建议“参观一下当地著名的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大学、书店等文化景点。”在新增的亲子创新板块,我们首先写到:“中国创造”作为一个崭新的词汇,已经渐渐代替“中国制造”而被世界广泛认知。近年来,C919创造新的“中国高度”;“复兴号”疾驰出“中国速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示“中国精度”;“潜龙”成就“中国深度”……中国一系列创新成果让世界震撼。该页面设计两块,“了解的中国创造”和“我和家人一起创新”。引导学生在关注中国创造和创新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升民族自豪感。
本学期,教科室在书香校园建设上开拓创新,继续坚持更高标准、创设更多活动,在亲子共读,师生读书、书香班级建设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在第二届亲子共读中,我们进一步强调亲子共读的意义,亲子共读在孩子童年生活、课外阅读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亲子共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风,有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重点说明共读内容为中国古代优秀诗词,用优秀的诗词经典涵养童年。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全校近九成的学生多次参与该活动,改变第一届中共读人员结构单一的情况,保持孩子和父母共读的组合时,大量新增了祖孙共读、三代同诵一首诗的温馨画面。本次优秀作品将在9月份的读书节活动中统一展示和表彰。
书香班级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支点。本学期各班级多方筹措资金,整合多方力量,在班级图书数量质量、班级阅读环境、图书管理使用、班级读写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新增图书漂流制度。一二年级每班由学校图书室选定60本优秀图书作为漂流图书,每月底由高年级学生志愿者负责图书漂流。三到六年级也按年级组优选书籍定时漂流。图书漂流,丰富了学生阅读的书目,也展示了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2018年3月10日,我们组织了亲子读书会推进会,邀请了我校18个亲子读书会全体成员和家委会代表200多人进行了展示和交流。推介会上,一个读书会进行了现场活动展示,两个读书会进行了经验分享,随后仲崇恒主任对亲子读书会的活动流程和书目选择等方面给予了专门指导。这为亲子读书会的科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三课同建工作中,我们进一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导广大教师在讲成绩比学赶超的同时也要居安思危,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七个教研组在讲成绩、找问题、想对策三个方面认真研讨,精心撰稿,深情汇报,使得三课同建汇报会成了凝心聚力、展望未来的场所。
本学期,我校教师发表论文27篇,论文及教案获奖22篇,执教市级以上公开课或讲座46次。语文组教师辅导学生习作情况比上学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本学期有46篇习作发表或获奖。本学期,我们还精选了《底色课程的校本实践研究》和《诗润童年读写研究》两项课题成果参加了苏州市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比。
下一学年,教科室继续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契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以创新、向上、扎实的求索精神,积极跟进新教育实验步伐,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强化教师课题意识,重视教师课题孵化,优化教师专业研修模式,研发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涵养童年,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科研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