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说,阅读,为了活着。我不止一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而“读书”?读书,让我们怎样“活着”?在写此文时 ,我下意识地画了自己的阅读地图。这是一个个螺旋式连环图,从童年一路走来,有清晰也有模糊。回望与构图,是自己精神世界的重新建构与觉悟,是自我生命的一次次认知,与自己的一次次相遇。
01母亲说,读书,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搬运工人,却爱买书看书讲书。每天收工回家,就给我和弟弟讲各种“演义”,《三国演义》《七侠五义》《三侠五义》《封神演义》……在经济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讲书让父亲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身心得到了释放,也让年幼的我们进入到一个个神奇梦幻的世界。家里有三大纸箱子书。一纸箱子的古典小说,父亲用牛皮纸包好本本书皮,书不仅要读它,还要爱它。一大纸箱子的小人书和一大纸箱子的当代小说。三大纸箱,给吃颗糖都难的生活平添了无限的乐趣和巨大的魔力。我有幸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读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大林和小林》……读到了《苦菜花》《迎春花》《敌后武工队》《烈火中永生》……我的童年记忆烙上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缕缕书的芳香。记得几年前执教《哪吒闹海》一课,我回老家找出那本已经泛黄了的小人书,像当年父亲给我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讲这个神话故事,感觉到一种生命绵延的力量。
童年时,母亲经常告诉我,好好读书。读书,就有知识有文化,将来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从童年期的读书,联想到当今儿童的读书。如今,我们生活在看电视上网络的时代,图片感知压倒文字感知。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们有了更便捷的通道,去了解世界,并和世界建立联系。不断闪变的信息,又让我们缺乏耐心,缺少静思默想。广西师大曾做过一个网络调查,以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写出自己“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不在其中。面对财富与地位的巨大诱惑,“读书是为了什么”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多元。当然,这里的“读书”,已经不是纯粹读书这件事了。教师是公众知识分子,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必须坚守内心的价值底线,明白读书究竟为了什么,让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如何通过自身的阅读积淀起生命能量,并释放出来,传递给儿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02做一个领读者,积淀学生生命的能量
记得师范毕业第二年,我有了一个“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也有了一群爱听故事的孩子。找书、读书、讲书成了我乐此不疲的事情。在阅读资源还不富裕的年代,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被我利用起来。2016年元月,实验班的孩子们小学毕业25年后,回到我的身边,告诉我他们的成长故事。学生杨柳还带来了老版本的《小飞人卡尔松》。“祝老师,你还记得吗?当年,你给我们读《小飞人卡尔松》这本书,影响了我们好多人。我敢保证大家都记得。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开启了想象力。书中的卡尔松比较单纯,是我们的一个伴侣,可爱真实。书一点儿没有说教。其实卡尔松有很多缺点,也许因为这个,大家才愿意接受他。”原来儿童文学早已让我和孩子们缔结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儿童文学的童年是不幸福的。实验班的孩子们,现在就像卡尔松一样,在自己事业的天空自由飞翔。他们的前胸后背也有一个个的按钮,那应该是从童蒙起就积淀起来的能量。老师,从踏上这个神圣职业的第一天起,就做一个领读者,带领孩子们读“书”,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教室的上空回荡着的,是神圣的意味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一靠“种子”,二靠“牛鼻子”》)
汉语“字”的意思就是传播祖先文化。“字”的最初形态就是孩子们在屋子里读书。教育就是把由祖先创造的文明一代代传下去,只有传下去才能生息繁衍,具有生命绵延和文化传播的双重意义。以前,孩子们的识字课本上,会写上“好好读书必有喜”。这里的“喜”在我看来,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实现人生梦想后的幸福。读书,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和气质,改变的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和气质。我们要培养有民族文化精神和多元文化视野的学生,让儿童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自己先做一个领读者,带领孩子们读书。
03工作23年后再做学生,寻找“朵尔胶囊”
2004年,我提出了“文化语文”的教学主张。2005年,在执教文化语文课《望月》时,发现这个文本的独特性。有一个著名的学者说,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如何从月神文化的视角,带领孩子们经历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呢?我去读月亮诗词,读月神起源,读月亮故事,从散文、诗歌、童话的视角,开启月神文化的课堂旅程。著名学者,我的师父李庆明这样评价:“这样别具一格的‘望月’,正是地道的文化熏染。它让学生走进月亮女神,走进月神文化,沐浴她圣洁的清辉,滋养其纯美的心灵。你可以想象祝禧和孩子们望月时那种虔诚的神情、澄明的心灵和渐渐沉淀下来的高贵气质。而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望月时的神情和气质。气质是融在血脉里,刻在骨子里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里,包含着你读的书。文化语文教学主张的提出,曾经让我有了“书读人,不是人读书”的心虚与慌张。在语文前加上“文化”一词,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缺文化现象提出的,也包括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
2007年,工作23年后,我考上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攻读美学硕士。刚过四十的我,和年轻人一起,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读书、听课。《美的历程》《生态批评的空间》《中国园林艺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踮起足尖,把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给了阅读。在大学的教室里、图书馆里、阅览室里,在苏州城的蓝色书店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而充实的读书时光。在小学课堂里积累起的教学经验,和大学里读到的书相结合,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我开始建构审美阅读课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阅读《美学散步》,构建《推开窗儿》的课程,将中国园林文化虚实相间、空灵结合的美的理念,以及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宇宙观意识,熔铸在小小的课堂里;阅读《中国女性文学》《中国民间故事》构建《蝴蝶翩翩》课程,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话充满美丽的蝴蝶意象,连同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积淀在儿童的心坎里…… “翻开浅蓝色的封面,读着梭罗把自己的恋情消融在瓦尔登湖上,把自己的魂魄投注于瓦尔登湖中。大自然伸出手臂拥抱着我们,是为了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像天地一样开阔宏伟。”从《瓦尔登湖》上抬起头来,我思想的触角也伸向了那一方明媚的天空,那一汪清澈的湖水。
有一个名人说,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爹妈给的,四十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养的。用什么滋养我们的脸?是书籍。书,就是我们的“朵尔胶囊”,让我们美美地活着。
04读书,过一种丰富而安静的美的生活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丰富而安静的美的生活。当我们初次踏进充满书籍的房间时,不可能凭本能知道怎样做事,怎样守规矩,但我们可以期待些什么,必能也得到些什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涵盖着你读过的书。读书人身上,有一种“博雅”气质,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约翰·密尔对博雅的解释。约翰·密尔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达到博学于文,需要广泛涉猎,日积月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浩瀚的书海中,寻觅、汲取并融会。读书的自己,俨然是一个精神富翁。书中的意境,书中的情趣常感染我们,身临其境,物我相忘。读书是浪漫的。有一间书房和一隅阳台,香薰芬芳、轻音缭绕、绿植陪伴、藤椅相拥,手捧书卷,便可宁静致远。
[守望新教育]说明:文章来源:捕手志,素材来源:新东方博客、腾讯文化、守望新教育等。)
01母亲说,读书,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搬运工人,却爱买书看书讲书。每天收工回家,就给我和弟弟讲各种“演义”,《三国演义》《七侠五义》《三侠五义》《封神演义》……在经济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讲书让父亲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身心得到了释放,也让年幼的我们进入到一个个神奇梦幻的世界。家里有三大纸箱子书。一纸箱子的古典小说,父亲用牛皮纸包好本本书皮,书不仅要读它,还要爱它。一大纸箱子的小人书和一大纸箱子的当代小说。三大纸箱,给吃颗糖都难的生活平添了无限的乐趣和巨大的魔力。我有幸在童年和少年时代读到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大林和小林》……读到了《苦菜花》《迎春花》《敌后武工队》《烈火中永生》……我的童年记忆烙上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一缕缕书的芳香。记得几年前执教《哪吒闹海》一课,我回老家找出那本已经泛黄了的小人书,像当年父亲给我讲故事一样给孩子们讲这个神话故事,感觉到一种生命绵延的力量。
童年时,母亲经常告诉我,好好读书。读书,就有知识有文化,将来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从童年期的读书,联想到当今儿童的读书。如今,我们生活在看电视上网络的时代,图片感知压倒文字感知。虚拟的互联网世界,让我们有了更便捷的通道,去了解世界,并和世界建立联系。不断闪变的信息,又让我们缺乏耐心,缺少静思默想。广西师大曾做过一个网络调查,以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写出自己“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不在其中。面对财富与地位的巨大诱惑,“读书是为了什么”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多元。当然,这里的“读书”,已经不是纯粹读书这件事了。教师是公众知识分子,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必须坚守内心的价值底线,明白读书究竟为了什么,让我们应该怎样“活着”。如何通过自身的阅读积淀起生命能量,并释放出来,传递给儿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02做一个领读者,积淀学生生命的能量
记得师范毕业第二年,我有了一个“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也有了一群爱听故事的孩子。找书、读书、讲书成了我乐此不疲的事情。在阅读资源还不富裕的年代,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被我利用起来。2016年元月,实验班的孩子们小学毕业25年后,回到我的身边,告诉我他们的成长故事。学生杨柳还带来了老版本的《小飞人卡尔松》。“祝老师,你还记得吗?当年,你给我们读《小飞人卡尔松》这本书,影响了我们好多人。我敢保证大家都记得。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开启了想象力。书中的卡尔松比较单纯,是我们的一个伴侣,可爱真实。书一点儿没有说教。其实卡尔松有很多缺点,也许因为这个,大家才愿意接受他。”原来儿童文学早已让我和孩子们缔结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儿童文学的童年是不幸福的。实验班的孩子们,现在就像卡尔松一样,在自己事业的天空自由飞翔。他们的前胸后背也有一个个的按钮,那应该是从童蒙起就积淀起来的能量。老师,从踏上这个神圣职业的第一天起,就做一个领读者,带领孩子们读“书”,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教室的上空回荡着的,是神圣的意味和丰富的情感。(《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一靠“种子”,二靠“牛鼻子”》)
汉语“字”的意思就是传播祖先文化。“字”的最初形态就是孩子们在屋子里读书。教育就是把由祖先创造的文明一代代传下去,只有传下去才能生息繁衍,具有生命绵延和文化传播的双重意义。以前,孩子们的识字课本上,会写上“好好读书必有喜”。这里的“喜”在我看来,就是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实现人生梦想后的幸福。读书,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和气质,改变的是一个民族的命运和气质。我们要培养有民族文化精神和多元文化视野的学生,让儿童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自己先做一个领读者,带领孩子们读书。
03工作23年后再做学生,寻找“朵尔胶囊”
2004年,我提出了“文化语文”的教学主张。2005年,在执教文化语文课《望月》时,发现这个文本的独特性。有一个著名的学者说,中国的文化起源于月神文化。如何从月神文化的视角,带领孩子们经历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呢?我去读月亮诗词,读月神起源,读月亮故事,从散文、诗歌、童话的视角,开启月神文化的课堂旅程。著名学者,我的师父李庆明这样评价:“这样别具一格的‘望月’,正是地道的文化熏染。它让学生走进月亮女神,走进月神文化,沐浴她圣洁的清辉,滋养其纯美的心灵。你可以想象祝禧和孩子们望月时那种虔诚的神情、澄明的心灵和渐渐沉淀下来的高贵气质。而这,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望月时的神情和气质。气质是融在血脉里,刻在骨子里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里,包含着你读的书。文化语文教学主张的提出,曾经让我有了“书读人,不是人读书”的心虚与慌张。在语文前加上“文化”一词,是针对语文教学中缺文化现象提出的,也包括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不足。
2007年,工作23年后,我考上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攻读美学硕士。刚过四十的我,和年轻人一起,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读书、听课。《美的历程》《生态批评的空间》《中国园林艺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踮起足尖,把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给了阅读。在大学的教室里、图书馆里、阅览室里,在苏州城的蓝色书店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而充实的读书时光。在小学课堂里积累起的教学经验,和大学里读到的书相结合,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导师们的引领下,我开始建构审美阅读课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阅读《美学散步》,构建《推开窗儿》的课程,将中国园林文化虚实相间、空灵结合的美的理念,以及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宇宙观意识,熔铸在小小的课堂里;阅读《中国女性文学》《中国民间故事》构建《蝴蝶翩翩》课程,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话充满美丽的蝴蝶意象,连同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积淀在儿童的心坎里…… “翻开浅蓝色的封面,读着梭罗把自己的恋情消融在瓦尔登湖上,把自己的魂魄投注于瓦尔登湖中。大自然伸出手臂拥抱着我们,是为了让我们的思想变得像天地一样开阔宏伟。”从《瓦尔登湖》上抬起头来,我思想的触角也伸向了那一方明媚的天空,那一汪清澈的湖水。
有一个名人说,四十岁以前的脸是爹妈给的,四十岁以后的脸是自己养的。用什么滋养我们的脸?是书籍。书,就是我们的“朵尔胶囊”,让我们美美地活着。
04读书,过一种丰富而安静的美的生活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丰富而安静的美的生活。当我们初次踏进充满书籍的房间时,不可能凭本能知道怎样做事,怎样守规矩,但我们可以期待些什么,必能也得到些什么。有人说,你的气质里,涵盖着你读过的书。读书人身上,有一种“博雅”气质,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约翰·密尔对博雅的解释。约翰·密尔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达到博学于文,需要广泛涉猎,日积月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浩瀚的书海中,寻觅、汲取并融会。读书的自己,俨然是一个精神富翁。书中的意境,书中的情趣常感染我们,身临其境,物我相忘。读书是浪漫的。有一间书房和一隅阳台,香薰芬芳、轻音缭绕、绿植陪伴、藤椅相拥,手捧书卷,便可宁静致远。
[守望新教育]说明:文章来源:捕手志,素材来源:新东方博客、腾讯文化、守望新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