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
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学校各项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现将本学期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室合作有规划
每学期初教师发展中心与各科室协商,制定好一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活动安排。期末发展中心与各科室联系,统筹安排老师们的假期作业,并于下学期初协调各科室有针对性地对作业进行了评比和检查。
德育处每月都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每学年组织一次青年教师班主任论坛(或基本功)比赛。教务处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学科素养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微课比赛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实行随堂听课制度,校长每星期听1到2位青年教师的常态课,行政领导每月随堂听课2节,并及时和上课教师交流听课心得。教科室每学年出1期校刊(教师版),开展一次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或专业发展等培训。要求全体教师每月写好相应的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每学年读好一到两本教育教学专著,上交1篇教育教学论文,1篇精品教案。教技室不定期开展白板培训、微课培训、课件制作小技巧培训、班级主页制作培训等。
教师发展中心协调和协助各科室工作外,重点落实好师徒结对安排,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技能培养、读书活动等,做好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发展工作。
二、特色培训有高度
在落实常规项目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培训,大力促进教师加快专业发展,做好培训有力度、发展有高度。
1.专家培训有引领
每年学校都会聘请全国或省内知名教育专家,来校给老师作讲座,有了名师的引领,老师们触摸到了更新、更多的教育风景。
本学期,我校教育集团和实验、柏庐、新城域、振华、震川、永平、陆家等三十一所学校举办了“新教育实验再出发,提升教师课程能力”暨2019市校合作教师培训活动。我们邀请了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及小学一线教师围绕教师课程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热点专题,做了不同层面的报告和课堂展示。报告人有来自江苏省著名专家12人;来自浙江省、上海市专家学者2人;来自发展中心研训部的教研员3人;小学一线教师1人。这些不同层面的报告通过追踪前沿,素材翔实、表达生动、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引领,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激起了他们思想的碰撞。另外,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两种现场课,首先是感受特级教师的风采,请了多名特级教师为学员上展示课,相信所有听课人员折服于名师风范的同时,也会引起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反思;其次在玉峰教育集团核心校、成员校(南星渎小学)和周市镇永平小学由一线青年骨干教师为学员上了12节观摩课,在学科分管主任和教研组长的主持下进行专题听课评课、参与教研活动,从而链接教学实践。老师们在现场的参与体验中丰富了学科认识,感受了不一样的教学风格。
市校合作培训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夯实了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接触到了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创新。了解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目标的要求,对于学校进一步的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本培训有制度
8月15日,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迎来了集团化办学后的第一次新教师培训,集团旨在通过培训让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老师树立起“分校编制集团人”的观念,把每一位老师心中向往优秀的品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迈好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同时,利用好玉峰实验学校的核心作用,从学校的常规工作开始,逐步实现“教学同质”和“班级管理统一”,让新老师有章可依,有法可循。
张英副校长的讲座《老师的一天》拉开了老师们上午的培训序幕,张校长把老师的一天分为12个部分结合自己30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例举实例,娓娓道来,生动阐述了新老师应该如何从一点一滴抓起,如何从每件小事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的方式方法,在场的新教师们听得格外认真,受益匪浅。
接着各学科分组培训,培训共分语、数、外及综合四个组别,分别由徐美芳副主任,顾英杰副主任,王誉芳主任和张英副校长针对“教学七认真”:(1)认真备课;(2)认真上课;(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4)认真辅导;(5)认真组织考试;(6)认真组织课外活动;(7)认真指导自学,各个板块进行细致的讲解和生动阐述,引导老师们明确要求,找准方向,做出努力。
下午,玉峰教育集团班级管理和教育中心对所有年轻教师进行了德育常规培训。本次培训由信义小学德育处朱珠老师主持,玉峰实验学校德育处汤钧副主任作题为《班主任可以做得有滋有味》的主题报告。
汤老师围绕班级建设、家校沟通、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主题,以自己的班级管理实践为基础,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讲述等方式,对青年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法及建议。
报告结束,青年教师结合此次培训内容,畅谈了自己的收获与希望,大家相互共勉,斗志昂扬,表示将信心满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各种挑战。
三、青蓝工程有梯度
为充分利用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资源,扶助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自如驾驭课堂;引领和指导青年骨干教师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路人。8月29日下午,我校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仪式分“学科师徒结对”和“德育师徒结对”两种形式。活动中新教师立志尽快成为玉峰合格的一员、优秀的教师。老教师代表师父表态,一定会认真履行师父职责,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教学上,在师德上,在业务技能上都要做出表率和指导作用。
通过师徒结对,一方面我校老教师、名教师要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与青年教师结对共进;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周边名校、老校资源,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让他们走出校园,走进周边名校、老校,拜师学艺。通过合作备课、互听(评)课、专题教研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新教师一年听课不少于60节,有一定质量的评课不少于20课。
四、“新”三课同建有活力
我校成功申报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校本研究》,老师们全员参与,每个老师都是课题研究者。为保证课题的研究实效,学校历年来推行了“三课同建”工作制度。为落实“加强教科研的深度融合,促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会议精神,学校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商议后,我校本学期开始加大“三课同建”的管理力度,每位教师申报一个“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子课题(可独自申报,也可合作申报,男满50周岁和女满45周岁的教师不作主持人要求,可积极参与合作成员,并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实践指导)。在申报子课题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平时教学与教研活动中实施课题研究,教研组的教学研讨活动带上教科研的色彩,设计有课题依据,上课有课题呈现,评课围绕课题实施,落实“三课同建”,即课程、课题、课堂三个维度共同建设,同步推进,深度融合,以达成“温润如玉,勇攀高峰”我们玉峰课程的内涵目标,实现“如玉似峰”活力学子的培养目标。
三课同建教研活动,老师们在驾驭课堂的能力、教科研能力和课程建构能力等方面获利多多,收获多多,也思考多多。
五、课程建设有推力
品质课程是一所学校文化特色的最好体现,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最突出、最闪光的特征。我校为昆山市“品质课程”建设种子学校,巴城中心校为我校的联盟学校,两校联手共同推进品质课程建设。
2019年10月和2019年11月,我校和联盟学校分别召开了“课程方案”研讨沙龙。我校“品质课程”教师团队与专家、联盟学校老师对课程方案的制定进行了充分地研讨,对修改意见初步达成了一致意见。通过沙龙,让我校教师对课程方案有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为我校课程方案的修改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也为我校课程规范化,课程精品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技能训练有收获
我校一直注重搭建技能训练平台,如:读书沙龙、三字一话比赛、学科素养竞赛、信息技术运用、微课教学展示、班主任论坛等等,修炼教师基本功,使老师的专业技能得以实战。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8月29日下午,玉峰集团三校联动,举办了40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本次素养竞赛中,我校张敏、袁超、朱晓玲、王含倩、江婷娅、冯亦菲、顾英杰、段建敏、张伊、王晓婷、郭丽燕、陈秋逸、郁筱芸等十多位老师获奖。苏州市优秀教案比赛中,我校王含倩、段建敏和邢相弇等二十三位老师获奖。昆山市五年内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研学科老师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把教师培养看作为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不仅仅是单纯地完成进修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专业技能,它同时也是教师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2020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