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 申报表

发布者:玉峰实验发布时间:2022-12-01浏览次数:798

  

 

 

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

申报表

 

 

 

 

 

 

 项目名称语言体验场:“等身阅读”课程基地

单位公章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法人签字                        

申报日期          2021.4.8               

 

 

 

 

 

江苏省教育厅 

 


一、单位基本情况和立项优势

(一)单位基本情况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创办于2001年,原为九年一贯全寄宿制国有民营学校,2011年1月转为公办学校,2013年8月转为教育局直属公办小学。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1998名学生,教职工110人,其中35周岁及以下青年教师51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3%,本科学历教师占88.5%。学校有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2名,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苏州市名教师3名,姑苏教育领军人才2人,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8名。昆山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共81人,骨干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73.6%。雄厚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学校、全国“新体系作文教学研究共同体”联盟学校、江苏省首批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金奖、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人民教育》《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工作进行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

(二)本项目立项优势

1.这里有“诗书传家”的传统:地处富庶江南,文化底蕴深厚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昆山文化底蕴深厚,先贤人才辈出,顾炎武、归有光和朱柏庐并称“昆山三贤”。古往今来,多读书,读好书作为众多家族传承的座右铭。很多文人雅士都与藏书和教书为业,昆山自明清以来诞生过四大书楼和四大书院,为昆山学子的科举胜出立下了丰功伟绩。

昆山交通便捷、教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作为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在不断垒高经济基础的同时,持续打造“书香昆山”,并将居民综合阅读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共性指标体系。如今,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我校坐落于马鞍山下、娄江之畔,是一所典型的江南水乡学校,更一脉承袭了昆山优秀文化传统,力求能不断解放思想,做足文化功课,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的读书种子。

2.这里有群“读书等身”的孩子:学校书香浓郁,读书深入人心

2019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这里有群“读书等身”的孩子》报道了我校的阅读事迹。当天《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全文转载,全国有百余家重要媒体转载该文,目前已有2000多家媒体转载。我校全国第一家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2002年起,参加了全部十大行动项目,一直扎实开展实验工作。加强阅读时间管理,落实每天“读书一小时”计划。2012年起,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中“多读多写”的要求,我校率先整合新教育实验中“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项目,全力研发以阅读为核心的卓越课程,围绕“何时读”“何地读”“读什么”“读多少”“怎样指导读”等阅读系列化的问题,将读书活动和系列校园活动充分融合,优化儿童的阅读现实体验,切实提高阅读课程实施质量。通过改进阅读教学方式,着力探索“多读、共读、乐读”的实施路径,读童诗、诵经典、演童剧、整本书阅读、写创意读后感等等,阅读活动设计贴近每一个儿童,贴近每一天生活。如今,阅读已经成为我们全校学生的一种习惯,全员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读书月(节)”活动,评选推动阅读人物、书香班级、读写之星、十佳读书会等奖项。学校图书馆现收藏学生优秀日记、习作选近十万册。近五年,我校学生发表习作900多篇,在昆山市历届“诗词大会”比赛中蝉联冠军,在苏州市经典诵读中屡获一等奖。广泛阅读,持续写作,已经成了玉峰学子间的一种时尚。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助推着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我校学生在近几年的苏州市学业质量监测和昆山市各年级抽测中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语文成绩更是遥遥领先。通过阅读而实现跨越式成长的孩子数不胜数。

3.这里有群“推动阅读”的教师:语文名师领衔,教师全员助读

我校语文教师高子阳不仅是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还是2016年度中国推动阅读十大人物。多年来他带领全校教师倾力推动阅读,每一位教师都着力把孩子的阅读做好、做细,成为他们阅读的领读者。主课题《小学阶段“多读多写”的实践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重点自筹课题,相继开展的“让100%的学生喜欢读写”等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思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小敏以读书好习惯培育为出发点,“好习惯提升好品格”为核心,主持申报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的实践》被评为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苏州市名教师仲崇恒立足学生数学阅读,以数学表达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小学生数学微演讲”活动,实现了数学学科的深度阅读,成果先后获得苏州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每年举办多次的家长培训,专门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开展有效的亲子共读活动。被家长誉为“寒暑假生活指导手册”的《活力作业》更是与时俱进、不断迭代,其中阅读推荐书目一到六年级每学期更新一次。目前,学校40个班级均建立班级亲子读书会,每周定期开展着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读书活动。近五年,教师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22本。2019年,我校的“小学读写一体课程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了苏州市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并在2020年11月中期现场考评中获苏州市示范等第。

4.我们有阅读课程的智库:专家团队引领,联盟共建共享

学校阅读课程建设背后还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省内外专家顾问团队。通过“市校合作”培训项目及省教科研基地学校建设等牵手上海师大、华东师大、省市教科院专家团队给教师助力,多次得到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原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彭钢、原上海市教研室主任赵才欣、《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杨文华、华东师范大学刘侃教授等专家学者的系统指导。近几年,我校多次承办全国“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活动,先后成为全国“新体系作文教学研究共同体”联盟学校、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歌教育委员会成员学校、江苏省首批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学校、苏州市语文课程基地联盟校和昆山市品质课程建设种子学校。让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需要精神的力量,文化的涵养。我们有着共同的追求: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

5.我们有先进齐全的硬件保障:学校藏书丰富,阅读场地多样

目前,学校建有读写一体课程基地、文化墙、图书馆、阅览室、开放书吧,各班均配备班级图书角,面积共1800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高标准配置图书52000多册,各班图书角均配备图书300册以上,学校全天开放图书馆、阅览室、开放书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借阅场地。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解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增量赋能:改变学生阅读扁平化和同质化的问题

调查表明,我校六年级学生基本能够达成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上的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昆山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区域,显然不能满足于这一基本要求,“150万字”距离发达国家读书量的要求仍有一些差距。再者,中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扁平化和同质化较为普遍,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存在欠缺,课外阅读的范围不完整,阅读时无目的和无计划,难以从阅读中真正受益。

2.以读育人:改变读书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脱节的问题

目前,学校育人路径还是不够丰富,阅读与各学科教学没有深度融合;还有大批的新入职教师对阅读的育人功能缺乏深刻的理解。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加强教师和学生对阅读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等身阅读”中巩固知识、增强技能,落实“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学风,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二)项目内涵

1.语言体验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语言体验场,即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感知语言、鉴赏审美语言,最终实现语言的运用和表达的过程。

2.语言体验场:“等身阅读”课程

以建构“语言体验场”为出发点,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以读育人,致力儿童的大量阅读、常态阅读、高质阅读和可视化阅读评价,贴近生活,关切时代,着眼未来,不断丰富研究型、项目化、泛在式的阅读方式,实现德智体美劳全学科阅读,文史哲社科全要素阅读,家和社区全时空阅读,音视诵读演全媒介阅读不断创新,全面升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言体验场;不断改进,形成有序列、有层次、有创新的阅读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积累目标明确、活动具体的阅读课程资源库;力争在阅读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师资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再有突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三)建设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理解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量,在广泛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亲近母语、热爱阅读的情感,使他们在儿童时代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唤醒潜能,启发创造性,丰富学生精神底蕴,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2.构建“等身阅读”课程体系

我校开发“书香校园文化课程”“学科阅读课程”“创意读写课程”“诗润童年课程”等,凝心聚力优化“152+N”整本书阅读课程,即:一二年级学生读1000本世界经典图画书,三四年级学生读500本世界优秀桥梁书,五六年级学生读200本纯文字的世界经典童书,每个年段学生自选图书图画书、桥梁书、经典童书N本。学校定期在线征集学生喜欢的图书信息。推荐书目包括必读和选读部分,每年更新。

3.建设文化浸润的育人环境

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阅读环境,建设文化浸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让优秀的文化镶嵌在学生的脑海里,扎根在学生心底,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素养。

4.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

通过等身阅读课程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出一条经济较发达地区小学教学发展新途径,打造新时代高端书香校园,用“读万卷书”的文化浸润和发展好每一个学生和教师,并通过不断的辐射、更新、完善,逐步形成一批品牌课程,最终使学生与教师共同提高、和谐发展,着力培养学科阅读特色,努力打造校园阅读品牌,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四)建设内容

 

 

1:“等身阅读”课程建设内容框架

1.打造有记忆的阅读环境(一院、一馆、一亭)

一院即“等身阅读”研究院。学校设立“等身阅读”研究院,组建玉峰阅读教学顾问团队,充分发挥儿童阅读教学名师示范作用,研制玉峰小学生三个学段必读和选读书目,探索新时期儿童阅读的新范式,同时,指导全体教师上好学科阅读课,承办每年一次全国新体系作文研讨会。每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阅读及写作教学专家、教师、作家、编辑共聚一堂,共议读写,我校多位语文教师也将在研讨会上执教绘本课、童诗课、习作指导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展示阅读研究新成果。

一馆指学校就是一座大型的图书馆。学校整合各种阅读元素的资源,在原有图书馆、阅览室、开放书吧,班级图书角的基础上,继续改建图书馆,扩建阅读课程基地展示馆,新增造纸、印刷、装帧、表演功能体验区。课程基地展示馆里全景呈现阅读实践及研究成果,馆内摆放全套阅读推荐图书,陈列每年寒暑假全体师生的等身阅读的照片、随笔集以及书香家庭、亲子读书会、读写之星的事迹资料等、滚动播放亲子共读经典的音频视频作品。赋予每一处墙壁和每一条道路的人文价值,面向学生征集学校的场馆、道路的名字,建设悦读步道。学校推行“无门图书馆”制度,全天开放图书馆,建立40个“共享书吧”,设置20个走廊书吧,在班级投放漂流图书箱。把书放在读书人的身边,让丰厚的图书资源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以实现阅读的泛在性和常态化,从而让“等身阅读”的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个角落,让读写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

一亭指朗读亭。学校投资新建朗读亭两处,全天候向玉峰全体学生开放,全数激发朗读热情。每个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朗读者带着各自最满意的文章,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朗读。每位朗读者用发自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在朗读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2.研发有创意的阅读课程(一课、一书、一纲)

一课即一组阅读专题指导课。挖掘我校阅读课程建设中形成的课程资源,在专题的选择上指向儿童需求,凸显课程整合,力求阅读篇目教学、习作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获得重大突破。低年级面向童诗、儿歌,开展童诗阅读活动;中年级面向桥梁书、图画书,开展创意读写活动;高年级面向纯文字书。

一书指每个教师主研一本课外书。部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推荐学生阅读的一套44本课外书,所有语文教师从44本书中领养一本书,深入研究,形成有特色的阅读教学设计,每学期为有关年级学生上好一次整本书的导读课。

一纲是指“152+N”的多读书目推荐及教学指导纲要。其中,“1+N”指第一学段的学生读完1000本世界经典图画书及N本自由选择的桥梁书。“5+N”指第二学段的学生读完500本世界优秀桥梁书及N本自由选择的100~200页左右的经典童书)。“2+N”指第三学段的学生读完200本100~200页左右的纯文字世界经典童书及N本自由选择的难度较大的书。

3.搭建有亮度的阅读平台

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线上开展亲子诵读、双语共读、数学微演讲、课本剧、三话同文等以音视频为形式的活力读写活动,还积极开通学校“等身阅读”微信公众号,每周七天不间断编发学生阅读及写作成就,共享读写成果。除了线上阅读,我们还组织读书种子社团,组建“小书虫”俱乐部,促进学校话剧社、演讲队、播音组、主持团发展。

4.形成有宽度的阅读模式

在阅读书目、课堂融合、阅读时空及表现手段上不断优化,同步推进德智体美劳全学科阅读、文史哲社科全要素阅读、和社区全时空阅读音视诵读演全媒介阅读。首先,着力落实课堂、课堂和课程的协同建构,学科教师跨学科联动,完善“学科阅读”体系。如:数学学科的微演讲、英语学科的课本剧创编、美术学科的美学欣赏阅读、体育学科的心理健康阅读等,建构立体的、开放的、多角度的、结构灵活多样的主题式、项目式读写模式,把全学科阅读落到实处。阅读书目要能够充分体现阅读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

5.促成有厚度的教师发展

通过阅读课程建设,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创新能力提供平台。通过阅读书目的研发和“一师一书”课程实践,促使教师积极探讨教学新方法,大胆创新阅读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朝向儿童、面向未来的教育哲学观引领广大教师“在阅读课程中成长”。

6.打造重育人的共读机制

校内外无缝衔接,无边界读写,倡导家长、学生亲子共读。《活力作业》专门设计读写板块,让读写在假期里仍能如影随形。每班成立“亲子读书会”,读书会开通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时、定点、定内容活动,学校所有教室周末对读书会开放,有关教师不定期受邀参与亲子读书会的指导和分享。

          三、项目创意、效能分析及预期成果

(一)项目创意

1.开发“一师一书”阅读课程

统编版教材更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和语文知识体系的培养,强调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教材中,12“快乐读书吧”一共推荐学生阅读44本课外书,怎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我校集思广益,组团开发了“一师一书”课程。以玉峰教育集团为单位,语文教师们人人“领养”属于自己的一本书,针对此书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可以教给学生的内容,钻研并上好一堂阅读指导课,努力成为研究这本书的教学专家。集团内将开展整本书阅读评优课、展示课活动,推广了大量优秀的案例,让每位老师都能上好一本书的导读课,使得学生100%爱上阅读!

2.构筑等身阅读”可视化评价方式

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把读过的书摞起来,让读者与读过的书、写过的日记本合影,把书籍的高度与自己的身高比一比,有没有做到读书等身就一目了然。“读书等身”应该说是“听起来很酷,但其实人人都能办到”。一本200页的新书约有1.5厘米厚,高年级学生平均身高一米五左右,大致读100本书也就足够“等身”了。这样一本书通常在15万字上下,那么100本书也就是1500万字。三四天读一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这样的评测,六年12张图片,读没读,进步如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都看得见。立足于一个学生、一间教室、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传播”的理念,结识“共读”的伙伴,培育”的种子,我们用行动诠释推动读书的意义。

(二)效能分析

1.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

生理学家研究发现,17岁之前,人的生命活力是相当强的,只有尽可能多地进行多读整本书的科学训练,眼球固定时眼睛感知的信息量才能多,阅读速度才能快。如果17岁之前,大多数学生只是反复阅读课本,做题,眼球固定时眼睛感知的信息量肯定不可能多。因为没有新鲜感,会让眼睛跳动速度减弱,这自然会影响人快速阅读力的形成。这告诉我们:17岁之前多读,速读能力可养成。因此,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在校每天早上20分钟、中午20分钟、在家每天20分钟的课外阅读作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速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的综合水平。

2.完善系列物质载体

新建、改建学校“等身阅读”课程馆、开放式图书馆、阅览室、流动书吧、共享图书角、朗读亭、悦读步道等,定期更新阅读成果和内容,及时更换图书,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3.形成一批纸质材料

“等身阅读”课程建设中,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积极形成研究性智慧成果。计划编印《小学生“等身阅读”推荐书目》《教师“等身阅读”推荐书目》《儿童“等身阅读”教学策略》各一本,编印《学生优秀习作文集》《教师优秀随笔集》每学年一册。

4.留存一组视频成果

精选朗读亭中学生读书音频,遴选读书节亲子共读活动视频,剪辑亲子读书会活动资料,编辑教师导读教学资料、汇报经典诵读。课本剧表演等视频资料。

5.促进全体师生发展

以阅读为抓手,夯实全体师生可持续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基础,同时不断提升我校名师和骨干教师的数量,力求在建设过程中,名师、骨干教师的比例能再攀新高。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学科成绩,让“等身阅读”垫高学生发展的基础。

四、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时序进度

 

一、项目实施的保障条件

1.组织保障:成立课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分工成立各个专题项目组,明确项目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将各项工作分解到个人。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保障特色项目建设按计划开展,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解决进程中出现的实际困难。

2.制度保障:明确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奖惩制度,保证项目研究正常开展。

3.经费保障:落实相关经费,建立项目专项基金,保证研究活动、教师培训和成果总结推广所需要费用的落实。

4.管理保障:建立项目研究台帐资料;采用文字、图片、声像等多种形式收集过程性资料;设立项目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实施进展情况。

5.成果保障:及时收集整理教师研究过程中的论文报告、实验随笔、教学案例,定期编撰《项目阶段研究成果》,总结推广研究经验。

二、项目实施的社会支持

1.专家引领:定期邀请该领域专家组对阅读课程建设的进展作科学指导和论证。

2.共建支持:积极与多所共建学校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质量提升。

3.“等身阅读”课程项目得到了昆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学校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源丰富,书香氛围浓厚,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三、项目实施的时序进度

1.项目起始阶段20215月~20216月)

成立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广泛收集资料,分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拟定实施方案。

2.项目启动阶段20217月~20219月)

成立阅读课程建设项目专家小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对项目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论证,举行项目启动仪式。

3.项目实施阶段202110月~20232月)

(1)完成课程基地展示馆、朗读亭、共享书吧等新建改建工作;完成等身阅读书目的研制工作;“一师一书”的教学设计完成;举办各种语言具身体验活动。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优化。

(2)精选“等身阅读”课程建设案例,编辑成集。在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语言体验活动。

3)通过现场会、观摩会、论坛等形式,巩固成果,推广经验,完善实施过程,实现共同提高。

4.项目总结阶段(20233月~20236)

对本项目实施的过程性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项目成果报告,并将专题内容汇编成集,为做好下一轮推进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五、项目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资金来源

市、县财政投入

学校自筹

省财政补助

小计

一、教育环境建设费小计

 

 

  

  

学生及教师共享读吧

 

 

10

10

阅读课程基地展示馆

10

 

10

20

朗读亭

20

 

10

30

 

  

 

  

  

二、自主学习平台建设费小计

  

 

  

  

专题网站、公众号

  

5

  

5

        直播平台

  

5

  

5

 

 

 

 

 

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费小计

  

 

  

  

“等身阅读”推荐书目编印

5

 

  

5

《活力玉峰》校刊编印

5

 

  

5

     寒暑假《活力作业》编印

10

 

  

10

 

 

 

 

 

四、师生基地相关活动费小计

 

 

  

  

教师及家长全员培训

5

 

  

5

读书节(2年)

20

 

  

20

 

 

 

 

 

五、其他费用小计

  

 

  

  

资料费

  

5

  

5

 

 

 

 

 

总计

75

15

30

120

 

六、申报意见

 

单位组织申报情况

 

 

 

同意申报

 

  负责人:朱小敏   (盖章) 2021 48

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意见

 

 

 

 

 

 

负责人:      (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