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昆山市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总结
昆山市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研训活动已接近尾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让我收获满满。感谢培育站导师仲崇恒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也感谢培育站正班长朱敏老师和副班长张建其老师的指导帮助,作为青年教师能和站内小伙伴们一起共同成长,十分荣幸。
作为一位老师,我一直秉承终身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培育站的研修为我们乡村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看视频、听讲座、听课、听专家点评、看简报看各位老师们的作业、看评论以及参与评论、参与专家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真是受益匪浅,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理论学习是能力提升的基石
1.研读新课标,紧跟新理论
在2022年4月份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新课标进行了解读,和2011版课标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广大教师要让新课标的理念落地生根,必须更新教育理论和观点,培育站在开办之初就布置了第一项任务——学习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按组进行汇报交流。在研读新课标的过程中,我认识到自身理论知识的匮乏,也从专家学者的解读分析中,感悟到新课标的变化和要点,为我今后的日常教学指明了方向。
(2022年6月1日第一次线上会议)
新课标的解读只是整体框架的认识,数学核心素养的11个关键词是课标实施的具体要求,于是仲特接着做安排了第二次活动——每组研读两个关键词并汇报交流,进一步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通过聆听老师们对于新课标的分享,我知道了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组内老师们一起查看了很多资料,相互解答合作,终于整理完成了交流稿)
(各小组关键词解读汇总,是宝贵的学习资料)
2.听专家讲座,跟时代步伐
培育站还安排了徐斌、朱向明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咖专家,进一步指导我们如何理解和运用新课标理念,发挥教学引领作用。聚焦“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热点,专家的讲解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旁征博引、环环相扣、幽默诙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课程目标到核心素养再到大单元学习、跨学科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教学新思路、新路径。
新课标讲座汇总:
仲崇恒:《应用意识的内涵、培养和评价》《运算能力的含义、培养与评价》
徐斌:《新课标,新课堂》《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案例反思》
朱向明:《从知道到做到——和青年教师谈专业发展》
陈蕾:《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林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刘恩樵:《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在哪里》
讲座资料:
(培育站分享了各位专家的讲座资料,值得我们平时回顾反思)
(学习记录单是我们学习内化的有效手段)
3.开展读书交流,提升个人素养
教师通过读书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阅读能够帮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领域,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读书还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寻找新的方法和策略。2月份的集中学习,仲特强调了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培育站采购了《好课多磨》《好课燎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小学数学》这三套书籍,并布置了读书交流活动的安排,各小组阅读后汇报交流。阅读使我们的教学实践有一个更高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准确丰富,传授知识新颖贯通,这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
(3月9日在春晖小学进行《好课多磨》读书分享,3月28日在实验西《课例分析解读》读书分享,4月24日在张浦二小《好课燎原》读书分享)
二、实践研修是能力提升的阶梯
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上好一堂课是老师安生立命的标准,更是作为老师一生的追求。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培育站的讲座学习精彩纷呈,让我们收获良多。
紧抓研修的目的,培育站安排了每月两次的集中研修学习活动,有“综合与实践”、“数与代数”领域同课异构,也有“数与运算的一致性”系列课例、中低年级典型课例等,观摩学习后我们都会对课例进行解读和点评,汲取他人优点的同时完善自身不足。
我有幸参与了两次教学展示,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第二次教学研讨课我多次研磨修改教案,在执教《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时,大胆改革书本提供的情境,换成“往圆柱体注水容器里注水”的情境,在这一环节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和细致入微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联的量,探索规律,认识正比例的意义。自主探究环节,讨论交流过程非常流畅。回顾小结时用字母x、y、k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比例关系的模型,从形象过渡到抽象,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发展数学思考。课后,组内老师们对我这节课真真切切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这一隐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教学讲座汇总:
朱乐平《“提问-回答”提升数学教材的理解和专研能力》
徐斌翟运胜《数字化智能时代小学数学教与学方式变革》
仲崇恒《怎样上好一节课》
沈易《扬帆起航 共赢未来——基于小初衔接的数学深度学习》
(4月24日在震阳小学执教《正比例的意义(录像)》上课、听课照片)
(经过多次试上后,修改调整后的教案终稿)
三、科研记录是能力提升的成果
撰写教科研论文是我们乡村教师的一大痛点,没有理论支撑下的观点都只是浅显的泛泛而谈,从自身从发的教育观点缺乏专业理论的依据没有深度和研究价值。培育站第一次活动就提出了撰写论文的要求,我们学习的终止目的是有所得,所得即由你的论文来表述展现。
为弥补我们教科研能力的短板,仲特也是颇费心思,既给我们开展了《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最基础的论文写作要求的相关讲座,又手把手教导《课题研究四部曲》,还邀请专家为我们开设《案例的写作与发表》《用文章发表的追求,促写作能力的提升》等系列讲座,鼓励我大胆尝试,积极投稿。培育站内有优秀成员的论文评比获一等奖,有论文被录用发表,还有课题申报成功。 不断的激励着我们要笔耕不辍,多思多写,在培育站老师们的鼓励支持下,我结合近期的学习体会以及教学实践反思总结了《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昆山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如何理解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算理》在《教学月刊·小学版》杂志上发表。
教科研讲座汇总:
仲崇恒《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课题研究四部曲》
邢佳立《以始为终——用文章发表的追求,促写作能力的提升》
殷现宾《案例的写作与发表》
聂艳军《我手写我思》
(仲特在实验西研修活动中,为我们现场讲解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在周庄小学的研修活动中,仲特邀请了实验王强老师、玉峰丁叶丽老师讲解课题申报步骤及研究、记载过程,提供了课题申报成功案例供我们学习)
(2022年6月撰写论文《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发表于《昆山教育研究》)
(2022年8月撰写论文《如何理解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算理》发表于《教学月刊·小学版》)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自我的反思和同伴的互助。教师个人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在培育站的研修活动中,我不断学习与实践,努力提升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